首页 > 资料下载

资料下载


全省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经验

材料汇编


山东省文明办

2017年5月3日



 录


1、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泉城发展 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管理水平

..........................................济南市文明委()

2、加强规范管理 发挥示范引领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 ..........青岛市文明委()

3、加强制度设计 推动常态创建 凝聚精神文明建设强大合力

..........................................淄博市文明委()

4、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 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枣庄市文明委()

5、“互联网+”动态管理 打造文明单位创建特色品牌

..........................................东营市文明委()

6、“三个坚持”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烟台市文明委()

7、搭建网络平台 实施动态管理 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

..........................................潍坊市文明委()

8、健全常态长效机制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  领文明单位创建............................济宁市文明委()

9、规范管理 注重长效 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

 ..........................................泰安市文明委()

10、围绕大事要事抓创建 不断提升文明单位整体创建水平

..........................................威海市文明委()

11、同频共振 实化载体 着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活力

..........................................日照市文明委()

12、提升创建水平 打造文明高地

..........................................莱芜市文明委()

13、加强动态管理 激发工作活力 不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

..........................................临沂市文明委()

14、提高管理水平 打造文明品牌

..........................................德州市文明委()

15、实施“一二三四”模式 推进文明单位创建

..........................................聊城市文明委()

16、强化规范管理  提升创建水平

..........................................滨州市文明委()

17、严管重监 以文化人 着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菏泽市文明委()

18、统筹推进 创新发展 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水平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

19、系统谋划 科学组织 不断推动市政公用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20、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建设人民满意公交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21、以倡导文明旅游为重点 推动景区文明创建工作上水平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

22、服务社会 彰显责任 文明单位创建助推新发展

....................................交运集团公司(青岛)()

23、丰富载体内涵  突出行业特色 实现文明创建与服务发展双提升

.................................淄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24、“五环”驱动助推企业文明建设

..................................淄博星辰供水有限公司()

2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催生税务文明之花

......................................枣庄市国家税务局()

26、健全机制创新载体丰富内涵 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山东文隆化轻建材有限公司()

27、突出规范管理 强化品牌理念 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28、突出特色 打造亮点 稳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

29、践行核心价值观 汇聚发展正能量 以文明创建之行履实公路行业之责..................................烟台市公路管理局()

30、擦亮文明窗口 创建文明公交

..........................................烟台公交集团()

31、深入开展“三建三立” 争做文明单位创建排头兵

......................................潍坊市国家税务局()

32、创新“1234”工作架构 建设具有更高文明素质的和谐企业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

33、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努力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34、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互促共进 着力实现科技型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济宁金水科技有限公司()

35、文明建设强服务 创先争优促发展

...............................泰安市高铁新区建设发展中心()

36、打造泰山百合服务品牌 争当泰城最美文明窗口

......................................泰安市公共交通公司()

37、创新机制 丰富载体 努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威海市公路管理局()

38、“五点”结合 齐抓共建 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央企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

39、开展“三个一”工程  推进文明单位群体创建

.........................................日照市国土资源局()

40、“银社共建”行动 培育文明之花

................................................日照银行()

41、创建文明单位  打造一流业绩

.....................................莱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42、精神文明结硕果  共建和谐新泰钢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43、以文明创建为引领 提升行业软实力 全面展示交通行业新风采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44、建设文化宣传阵地 构筑道德精神家园 进一步营造文明单位创建浓厚氛围........................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临沂公司()

45、文明育检树新风 凝神聚力促发展

.................... ...................武城县人民检察院()

46、以人为本 诚信经营 打造“满意服务在德百”金字招牌

............................................山东德百集团()

47、党建引领 文化铸魂 积极构建文明创建新格局

........................... .................聊城市国税局()

48、德善公交筑基 文明创建领航

...................................... ......聊城公交集团()

49、典型引路 主业引领 行为引导 着力打造文明国税品牌

.........................................滨州市国家税务局()

50、抓机制 促融合 活载体 持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51、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文明创建铸就国税铁军

.........................................菏泽市国家税务局()

52、创设载体 发挥作用 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国电菏泽公司()

53、打造文明之师 创建文明行业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54、“一二三四”工作法深化文明单位创建

...................................国网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





 

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泉城发展

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管理水平

济南市文明委


    近年来,济南市各级各部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注重实效,科学管理,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美丽泉城”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制度建设

    1、领导体制系统完善。建立市文明委统一领导,各县区、部门单位各负其责的创建组织领导机制,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建管理责任体系。出台完善《济南市文明单位管理条例》《济南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文明单位创建管理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

    2、评选流程科学优化。制定完善的评选表彰机制,年初组织开展文明单位预申报工作,指导有创建意向的单位按照标准制订创建计划,开展创建活动。年底正式实施申报评选,按照“名额分配、自愿参与、逐级申报、择优评选”的原则,择优推荐产生。全过程严守“四个严格”评选工作纪律,做到严格评选纪律、严格工作标准、严格工作程序、严格接受监督,真正把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示范引领作用强的单位推荐评选出来。 

    3、文明奖励积极兑现。为奖励文明先进,济南市积极兑现文明奖励政策,对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奖发放办法进行了统一规范,文明单位创建热情进一步高涨。

    二、突出示范引领,激发基础活力

    1、突出创建特色。在全面创建的同时,指导各级文明单位找准创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始终保持先进性。机关创建突出制度化、规范化,打造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社会形象;窗口服务行业创建注重融入到服务守则、行为准则、规章制度、行业规范中,提升服务水平,树立行业新风;企业创建强调以核心价值观为魂,着力建设企业文化、团队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

    2、宣传典型品牌。强化品牌意识,坚持典型引领,涌现出市城管局“满意城管”、市民政局的“贴心民政”、市人社局的“温暖人社”等一大批创建活动品牌。开辟“文明单位创建风采”栏目,对文明单位创建经验和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3、深化城乡共建。以城乡共建为载体,全市300余家文明单位与共建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围绕乡村文明行动,积极落实帮扶资金3.5亿元、帮扶项目6200余个,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加强日常管理,实现常态长效

    1、制定出台管理意见。出台《关于加强文明单位常态化管理的意见》,提出9项工作标准,建立7项工作机制,推出3项保障措施,全面推行常态化管理模式,推动文明单位创建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日常监督考核 文明单位考核采取日常测评与集中测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年不定期开展抽查、暗访,年底全市组织10个考核组集中进行复查,通过听取单位汇报、察看创建现场、随机访问对象、召开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等形式全面掌握单位创建整体情况,进行量化测评打分。

    3、实施等级动态管理。落实末位淘汰机制,划定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复查不合格撤销资格降为下一级,复查得分在考核组排名最后的亮黄牌,连续两次亮黄牌降为下一级,经两年以上整改达到条件后方可重新提出创建申请。实施纪检、综治、计生、环保、安监、食药监等前置审查,落实一票否决制。拟表彰名单在市级媒体进行广泛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组织交流观摩指导。定期举办文明单位创建培训班,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工作,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实际效果。探索建立全市文明单位管理系统平台,指导各单位结合工作特点,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使文明创建工作有规章可循、有标准可依。

    四、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泉城发展

    1、在开展调研、推行制度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积极探索研究文明单位社会责任建设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组织实施文明单位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综合反映各级文明单位对社会承担责任的具体情况,为考核评价提供重要依据,推进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

    2、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了排头兵和主力军作用。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各级文明单位以大局为重,充分发挥职能职责,积极作为担当,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到岗、到人。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诚信建设、文明旅游等工作中,文明单位当表率作贡献,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了突出贡献。

    3、在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中展现了机关作风和良好形象。启动“我爱泉城 文明出行”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活动,1100余家各级文明单位主动认领路口,近两万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参加,在市区130个拥堵路口开展交通秩序引导、文明交通宣传和社会公益服务,每月平均出动5万余人次,服务时长约10万小时,被评为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4、在奉献社会、服务群众的水平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充分彰显社会责任,广泛开展公益行动,共成立志愿服务组织2300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l300个,志愿者总数达25万人,以文明单位志愿者为生力军的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彰显我市城市文明的靓丽风景。

加强规范管理 发挥示范引领

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青岛市文明委

 

近年来,青岛市按照中央、省文明委工作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创新工作思路,实施规范管理,调动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和社会责任,以文明单位创建推动提升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水平。

一、加强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从健全制度入手,坚持层级管理和条块管理相结合,探索创新文明单位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预申报机制。坚持目标导向,提前谋划安排,每年第一季度开展文明单位预先申报工作,有意向单位提出创建目标,经区市和行业部门摸底初审后,报市文明办进行备案,由市文明办统筹指导、区市和行业加强日常考评。

二是建立部门联审机制。实施报告制度,各创建对象在单位变更、合并,或者在班子建设、安全生产等方面发生重大情况时,及时向上级创建主管区市或部门报告。在评选复查过程中,联合市纪委、市卫计委等13个部门及文明委成员单位对所有新申报和复查的各级文明单位进行联合审查。

三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设立以单位基本信息、创建动态和考核档案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单位创建数据管理系统。依托管理系统,市文明办根据创建文明城市要求,适时发布创建任务。各创建单位及时发布创建信息和上传活动档案,作为日常考核的重要指标。

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按照工作要点部署,每年年初制定《青岛市文明单位考评细则》,突出中央、省、市文明办部署的重点工作,突出文明城市创建。在考核过程中,对省级文明单位达不到95分、市级文明单位达不到85分,或未完成文明城市创建任务的,给予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未按期整改的,直接取消文明单位称号。

二、加强交流学习,增强创建工作活力。积极构建文明单位创建平台,畅通学习交流渠道,着力提高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力和水平。

一是召开会议交流经验。近年来,先后召开全国文明单位座谈交流会、全市文明单位现场观摩会和行业创建培训会等会议,交流创建经验,开拓工作思路,有力促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二是健全完善网络交流平台。2013年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平台,目前已将3009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全部纳入网络平台,传播网络文明,加强工作交流。发挥青岛文明网、青岛志愿服务网、“文明青岛”微信作用,适时刊发各区市、各行业的创建做法,借鉴互补,增强创建实效。

三是相互检查交流。在文明单位年度评选复查过程中,抽调各区市和各行业主抓文明单位创建的人员组成多个检查组,打破条块界限,开展交叉互评,区市学习行业创建特色,行业借鉴区市管理经验,切实将评选检查的过程转变成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过程。

三、坚持价值引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搭建活动载体,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示范作用,以单位文明风气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一是担当道德建设的“先锋队”。把道德模范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精神富矿”。发挥文明单位作为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挖掘选树的主体作用,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近年来,各级文明单位先后涌现出“青岛市文明市民”、“山东好人”200多名,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中坚力量。

二是担当奉献社会的“排头兵”。依托文明单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全市组建志愿队伍1万余支,注册志愿者达到114万余人,推出经常性志愿服务项目4500余个。以省级文明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建立全国首家联合办学的青岛市志愿服务学院,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多次,培训志愿者6000多人次。涌现出一批如“支教岛”项目、李延照等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生动展示出“大爱青岛”形象。

三是担当文明建设的“示范者”。2015年,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青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在全市开展“车辆礼让斑马线”主题活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勇担社会责任。全国文明单位交运集团等运输企业主动示范,率先开展“文明礼让我先行”主题活动,总结推广礼让斑马线驾驶操作法,践行文明礼让。部分文明单位自发成立礼让斑马线公益联盟,教育系统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礼让斑马线”活动,交警部门联合交通企业、政府车队开展联动共建,形成全社会响应参与礼让斑马线的生动局面。

四是担当品牌建设的“领航员”。将培树品牌作为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内涵的有效途径,致力窗口单位服务名牌建设,先后培育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名牌”近百个,呈现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良好局面,品牌建设已成为青岛市文明创建活动的助推器。交通行业以倾情服务、培树品牌作为创建主线,先后培树了“情满旅途”、“日新巴士”等服务名牌。由多名出租车司机拾金不昧的感人故事而形成“红飘带精神”闻名全国,交通行业以此为契机,倾力培育品牌精品工程,打造了关爱环卫工人的交运“爱心驿站”志愿服务品牌和为乘客找零钱的公交“小罐大爱”感动青岛品牌。





加强制度设计 推动常态创建

凝聚精神文明建设强大合力

淄博市文明委


近年来,淄博市不断加强文明单位顶层设计,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激励机制,策划创建活动,全市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果。

一、加强制度设计

实行“年初申报、季度抽查、年底测评”动态管理机制,突出了前期设计、过程管理、结果运用,推进文明创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开展。一是立项申报。年初下发文明单位立项文件,意向申报单位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或党组织隶属关系,分别向所在区县及市直机关文明办申报,经初步审查后,市文明办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对外公布立项名单,并在媒体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结合实际工作,规定文明单位是街道办事处的,按照文明镇办标准进行测评;文明单位是学校的,按照文明校园评选内容进行测评,分别制定考核标准。二是过程管理。每年根据中央和省文明办部署的重点工作,结合文明城市测评要求、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市文明办制定各级文明单位考核标准,每项标准赋予一定分值进行考核。注重日常资料收集、工作考核,各级文明单位通过“淄博市文明创建”QQ群、微信平台、电子邮箱等途径上传活动图文信息。召开文明创建市民听证会,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观摩交流活动,举办文明单位业务培训班,多渠道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三是结果运用。各级文明单位测评设立最低分值,全国和省、市级文明单位测评须分别达到90、85、75分以上,达不到最低测评分值的,取消当年度推荐表彰资格。凡获得全国、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的,参与创建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发放精神文明奖,极大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单位的创建热情,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力以赴的创建热潮。

二、加强活动策划

一是围绕主题主线。突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社会联系面广、人员众多的优势,组织开展“我承诺、我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成立志愿宣讲团,推动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今年市级组织开展“百场宣讲进基层”活动110余场,举办核心价值观、中央全会精神、“两学一做”、百姓宣讲、齐文化等主题宣讲100余场,受众20余万人次。

二是突出重点部署。在全市“环卫一体化”百日攻坚战中,市文明委引导各级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充分发挥各自在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优势,从“八个一”入手,助推乡村文明行动,即共建一条文明示范街、一条文化街、一条宣传长廊、一处村民培训教育学校、一处文化广场、一个文化总队、一处农家书屋、一处道德讲堂。

三是满足群众需求。将各项创建任务融合到各行业、单位日常工作中,做到与本职工作相结合,与满足群众诉求相结合,积极为群众办实事,丰富了创建内容,拉长了工作链条。积极适应文明城市创建新形势、新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群众对创造整洁、有序、优美生活环境的愿望日益增强,为解决露天烧烤油烟扰民问题,从2015年开始,全市城管、工商、环保、食药监、公安系统联合有关镇办,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治理行动,对拒不更换使用无烟烧烤炉具、继续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的经营业户采取强制措施,依法进行取缔。通过持续治理,各经营业户普遍采取有效治理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烧烤油烟污染,2016年相关投诉较2015年同期下降80%以上,各城区主次干道露天烧烤全部进店经营,城市环境更加整洁优美。

三、创建初显成效

一是形成常态化创建格局。文明单位创建、文明镇办重点工作考核、文明区县测评办法,从点到面,层层递进,构建了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创建格局。2016年文明城市测评工作,我市没有召开全市层面的迎评动员会、推进会,材料提报、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迎测工作顺利推进,得益于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的形成。实地考察中有些多年积存的弱项指标,得到有效治理,如2016年我市各区县普遍加大了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按照路宽、道平、灯亮、景美的标准,市住建局牵头对全市460条街巷进行治理,仅主城区新建改造背街小巷达到92条,计划总投资4998万元,改造内容包括路面建设、路基翻建、人行道铺装、雨污水管线升级、绿化补植、路域亮化等,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另外,主城区29个棚户区项目改造、17个老旧小区改造、9个便民农贸市场等108个“三改一建”项目全部启动。件件小事积少成多,换来的是大环境的改善,群众从文明城市创建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实惠和便利,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群众和党委、政府的关系。

二是精神文明奖导向作用日益明显。文明创建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必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严格考核奖惩,形成工作导向。2016年我市规范发放精神文明奖,牵一发动全身,各级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组建专门科室,设置专职人员从事文明创建,主动承担测评指标,完成文明创建任务,增强了单位凝聚力和向心力。把工作推动难度大的项目,列入各级文明单位考核办法加分项目成效显著。在中心城区,29家全国和省级文明单位主动挂包25个老旧小区,帮助小区安装楼宇门,解决居民供暖、垃圾清运、路灯亮化等问题,将创城工作做到了百姓家门口,做到了群众心坎上,为全市顺利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增添了动力。

三是文明城市的牌子擦得更亮。针对市民素质提升问题,在全市开展了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乱停乱放三项不文明交通行为整治活动,550余家文明单位、3000余名志愿者主动挂包50个主要交通路口,利用早晚时间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上千家文明单位志愿者走上街头清洁环境,疏导秩序,形成城市一处处亮丽文明风景线。面向社会招募1100名志愿者,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6点在主城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公交站点、公园广场、商业大街等重点部位开展文明行为劝导、卫生环境清理等志愿活动。从文明单位到志愿集体再到普通居民,都置身这场道德素质革新行动中,构筑起以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淄博品牌,展示了淄博全国文明城市的风采。











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

深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枣庄市文明委


枣庄市认真按照省、市文明委的工作部署,以“小创建”带动“大创建”为目标,认真加强各级文明单位建设管理,促进了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严把准入关口,确保文明单位创建质量

始终把“创建工作实不实、职工素质高不高、示范作用强不强”作为推荐单位的基本条件,切实把好申报入口关。一是检查申报单位是否做到全程创建。要求所有申报单位必需制定文明单位创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并在工作中严格加以落实。在对申报单位考评中,既检查工作部署情况,更考核各项创建任务是否落实到位,促使各个单位把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平时,把创建的过程作为改善单位环境面貌、提升职工文明素质、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过程。二是检查申报单位是否做到全面创建。充分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在考核申报单位时,对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班子建设、思想政治建设、单位文化建设、业务工作、职工素质建设同时考核,确保申报单位在各方面都具备先进性,真正做到全面创建、全面提升。三是严格落实晋升管理制度。严格实行逐级晋升的原则,申请上一级文明单位,必须满足近两年为下一级文明单位的要求,确保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开展、有序推进。

二、完善制度措施,形成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制定印发《枣庄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使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带动创建单位由被动保牌变为主动提升。一是建立系统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创建单位成立由单位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并配备专(兼)职干部。把创建工作年度目标进行量化分解,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科室或下属单位,落实到相关责任人,形成层层抓落实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二是建立完善的创建工作机制。根据文明单位考核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明确的创建工作目标及完成目标任务的工作责任体系,包括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内容和完整的创建活动记录,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规范的投入保障机制。要求各创建单位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同单位业务工作一并部署、一并预算、一并考评,切实加大对创建活动的投入,保证各项文明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并确保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四是建立广泛的联建共建机制。组织文明单位积极开展城乡共建、典型推树、志愿服务、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引导各文明单位参与到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工作中来,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职能优势,实现文明单位创建过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五是建立动态的督查机制。加强日常工作督导检查,不定期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调度会、交流会、现场会,对创建工作开展好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并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对工作出现滑坡的,将给予警示警告,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摘牌取消荣誉。

三、坚持示范引领,推动文明创建持续提升

通过发挥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水平。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管理制度完善、组织性强的特点,将其与“身边好人”、文明市民、文明窗口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引导文明单位在各类文明创建活动中当表率作贡献,展现文明单位风采。推动各文明单位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在各负其责完成所承担的创城指标的同时,协调配合、相互补位,确保所有创城任务无死角全面落实。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创建,提升文明单位在同行业系统中的竞争优势,为推动行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凝聚精神力量,提供道德支撑。

四、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创建质量不断提高

把以管促建,奖优罚劣作为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确保文明单位始终保持先进性。一是对长期性工作实行季通报制度。对要求各文明单位长期坚持的身边好人推树、好人线索推荐、网络文明传播等工作,实行季通报制度,连续两个月完不成任务的,或全年四个月以上(含四个月)完不成任务的,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二是对重点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文明委安排的重点工作,如文明城市创建、党报党刊征订等,凡完不成任务、造成重大影响的,一律按文明创建不力的规定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三是严格落实重大问题一票否决制度。按照省、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有关文件规定,对领导班子成员违法违纪、治安刑事犯罪、计划生育、环保、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等方面出现重大问题的,一律撤销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四是实行奖励机制。在出台的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中,规定“被命名的单位可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每年给予干部职工和突出贡献人员相应的物质奖励。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取消,其相应的奖励待遇随之取消,促使各级文明单位树立持续创建、不断创建的理念,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现象的发生。















“互联网+”动态管理

打造文明单位创建特色品牌

东营市文明委


东营市从实践中探索经验、寻找规律,找到了一条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细处、实处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互联网+”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模式,以窗口带动推动行业联动,取得了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双丰收。

一、动态管理,跟进监督,“日常化”中见长效

运用“互联网+”发展思维,开发建设东营市文明单位创建动态管理系统,兼具电子台帐、网络宣传、协同办公、系统管理、考核评估五大功能,对文明单位进行日常检查、督导和考核评估。根据《东营市文明单位考核细则》,各文明单位将工作情况包括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上传系统,市文明办在线打分,每月测评排序、总结通报,使文明单位能及时总结工作、查漏补缺、把握工作进度。测评成绩将直接作为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的依据。尤其是对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将每年行风政风评议、重点科室群众评议等情况纳入动态管理,跟进监督,对出现创建滑坡的要及时通报提醒,对滑坡严重、起不到模范标杆作用的或者发生重大问题、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相应的停止资格、降级直至撤销荣誉称号的处理。根据去年申创单位创建工作的测评结果,今年初,共淘汰取消12家申创资格,占比3.1%。通过严格的动态管理,将年终考核变为日常考核,营造出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竞争氛围,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东营市文明单位创建动态管理系统也成为各行各业、广大市民认知和了解文明创建的有效平台和窗口,一改之前行政单位“冷冰冰”的管理形象,接地气、受欢迎、有人气。

二、由表及里,严把“三关”,创建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重新修订完善文明单位创建管理考核办法。修订《东营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将创建标准细化分解,明确了文明单位标准、申报程序和基本要求,建立起严格的文明单位申报、晋级制度。明晰了对党政机关下属事业单位独立申报资格及动态管理负面清单内容,突出了文明单位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创城网格化管理等方面的考核,使之与中央、省、市文明办工作部署和东营市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相协调、相一致,也使创评标准与行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对等,既不搞“特殊化”,也防止“一刀切”。二是始终把“三全”标准作为推荐遴选的基本条件,切实把好申报“三道关”。检查申报单位是否做到全员创建,把创建活动延伸到每个基层单位、每位普通职工,通过暗访、督查、评比等方式,检验各单位是否真正把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细化到具体岗位、具体人;检查申报单位是否做到全程创建,对申报单位考评中,既加强硬设施建设,更注重软环境建设;既检查工作部署情况,更考核各项创建任务是否落实到位,促使各个单位把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平时;检查申报单位是否做到全面创建,重点检查单位人员素质,真正做到提升创建内涵,树立单位形象。三是文明单位与文明校园联动创建,形成创建合力。把文明校园作为评选文明单位的前置条件,没有被评为文明校园的学校,不得参与文明单位评选。每年在文明单位考核推荐之前,对文明校园进行检查考核、表彰命名。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推荐出来的文明单位创建成效突出、社会群众认可,实现文明创建工作从“面子工程”到“日常工作”的转变。

三、拓展深化,突出特色,行业优势充分挖掘

一是将文明创建与自身工作相结合,推进行风文明。文明单位创建,最终目的是服务工作、促进行业文明水平整体提升。近几年,在各单位持续开展行风文明建设活动,提高了行业文明水平和服务水平,社会反响热烈。二是将文明创建与行业特点相结合,突出行业特色。加强对文明单位自身专业优势的引导利用,将创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创造性的开展特色活动,使文明单位在志愿服务、诚信建设、文明出行、关爱未成年人、文明餐桌等活动中当表率作贡献。青岛银行东营东营区支行打造全市首家“书香银行”,藏书2000余册,办理图书借阅证近400张,在广大市民中引起良好反响;国网东营供电公司连续17年开展“海蓬行动”新春送温暖活动,累计帮扶全市困难家庭5280户,捐款120余万元。三是加强行业互动,推进行业间评比,做到“百花齐放”。组织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座谈会、现场会、社会公益等活动,促进文明单位之间交流互动。推动全市38个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文明创建示范村“结对子”,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个坚持”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烟台市文明委


烟台市认真贯彻中央、省文明办工作部署,立足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的目标,建立完善文明单位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标兵旗帜作用,引领全社会共同参与文明创建。

一、坚持严把标准抓准入,确保文明单位创建质量

烟台市始终把“创建工作实、职工素质高、示范作用强”作为评选的基本要求,切实把好申报“入口关”,充分体现优中选优、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

一是严格评选程序。进一步修订完善《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明确县市区级(市直机关)、市级、省级、全国级的文明单位评选和推荐程序。始终坚持严格的前置条件审核,广泛征求全体文明委成员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议,严格执行候选名单公示制度,真正使每一个受表彰单位都经得起群众检验,做到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二是严格考核程序。坚持客观、公正、公平、透明的考核原则,推进考评方法科学化和规范化。采取分项目考核的办法进行材料审核,将考核体系的指标内容分派给各考核组分别审核,一把尺子量到底,经汇总各考核组打分情况,得出申报单位的材料审核分数,主观评价标准差异等因素的干扰明显降低。实地考核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查验创建档案和活动场所的方式,既强调硬件设施,更注重文化建设,一旦发现提报的材料与实地情况不符,存在隐瞒事实、骗取荣誉情况的,对推荐主管部门和申报单位给予严肃处理。

三是严格考核内容。坚持市级文明单位与省级文明单位按照同一标准创建,设置组织领导、道德建设、业务工作、文体活动、科学管理、工作环境、创建活动、特色指标8个测评项目,共26条测评内容,并将支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作为是评选文明单位的重要标准,对在创城过程中不支持、不积极、推诿扯皮的不予推荐。

二、坚持理念更新抓管理,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一是加强创建工作培训。定期组织召开文明单位培训班、交流座谈会、特色创建工作现场会等,通过集中授课、现场观摩、座谈交流等形式,安排部署重点工作,解读上级指示精神,端正主动创建思想认识,把文明单位创建的先进典型经验变成各行各业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是加强网络技术应用。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强化文明单位的创建和管理,通过建立“文明单位QQ群”,公布有关的政策、文件、标准规范等,指导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烟台文明网开通文明单位专栏,开通“文明烟台”微信公众平台,定期对文明单位进行展示宣传,及时发布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有效利用全省文明单位网上管理平台,对文明单位开展网上材料考核和督查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是加强活动载体创新。组织开展“为文明点赞、向不文明行为说不”“公民文明出行”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寻找烟台好人”“礼让斑马线”“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发挥各行业各单位的特点,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参与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好人的基层巡讲巡演,深入农村、社区开展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丰富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和形式。

四是加强长效动态管理。将每年行风政风评议、科学发展观考核、创建重点工作完成、廉洁守纪情况等纳入动态管理考核内容,对违反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群众反映问题较集中的文明单位,特别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市文明办及时约谈单位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已丧失示范带头作用的单位,市文明办依据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向命名机关提出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的建议,督促各级文明单位树立持续创建、不断创建的理念,使文明创建工作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三、坚持典型引领抓深化,促进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烟台市充分发挥文明单位的典型示范作用,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注重以单位文明示范带动社会文明。将文明单位创建与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基层“细胞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文明单位的表率作用、奉献意识,引导文明单位在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城乡共建等活动中当表率作贡献,体现文明单位风采;引导文明单位干部职工时时处处事事讲文明作示范,在单位做一名好员工,在小区做一名好住户,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在社会做一名好市民。二是注重以文明单位创建促进重点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创建,强调把文明创建活动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结合起来,引导文明单位长期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单位在同行业系统中的竞争优势和社会美誉度,为推动行业发展、创新社会治理凝聚精神力量,提供道德支撑。三是注重以文明单位的“小创建”推动文明城市的“大创城”。烟台市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的过程中,注重强化文明单位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努力消除“自扫门前雪”的落后思想。各级文明单位主动投身创城工作,自觉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以严实作风和奉献担当开展创建工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殊荣提供了强大动力。











搭建网络平台 实施动态管理

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

潍坊市文明委


 近年来,潍坊市以平台建设为抓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模式,实现了文明单位评审评议、日常管理、考核考评、信息交流四个动态化,推动了文明单位在“动”中管起来、聚起来、用起来,各级文明单位主动创建、常态创建的氛围日益浓厚。

一、坚持申报评议动态化,层层把关确保公正。为把好文明单位申报入口关,充分体现优中选优、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申报评议过程中认真把好三个环节。一是创建单位自查自评。各创建单位和复查单位,首先对照文明单位考核标准自查自评,形成自评报告,通过系统提交到上一级县市区文明办或直属党委管理员,管理员进行审核评定后,形成推荐报告,择优向市文明委推荐。二是推荐评审层层把关。对全市所有正在创建和复核单位分两个层面进行层层申报。单位属于县市区的实行属地管理,由各县市区文明办负责审核把关,排出名次推荐到市文明委。单位属于市直单位的,由市委各直属党委审核把关,排出名次后统一由市直机关工委审核汇总报到市文明委。在评审过程中始终把创建工作实不实、职工素质高不高、示范作用强不强作为基本条件,引导各参评单位真正把创建活动延伸到每个基层网点、每位普通职工。为防止个别单位平时不努力、临时搞突击现象,通过暗访、督查、评比等方式,既检查工作部署情况,更考核各项创建任务是否落实到位,对那些只会做门面功夫、只看重创建结果的单位坚决不予推荐,促使各个单位把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平时,以平常心搞创建。三是一票否决联审联评。会同纪检、法院、检察院、安监、食安、防邪教办等部门单位研究确定14件文明单位评选一票否决事项,分别由市县两级一票否决事项认定单位进行联评联审。县市区没有审核出问题,而被市级单位审核出问题的,核减该县市区文明单位名额,督促其严格把关、严肃评审。

二、坚持日常管理动态化,搭建平台提高效率。投资50万元,研发文明单位动态管理系统。一是实现了文明单位管理网上办公。委托传媒网抽调2名同志专门负责动态系统管理,各参评单位上报1名联络员,组建500多人的创建工作微信群、QQ群。同时,通过系统的OA办公功能,可以在系统上向各级文明单位直接下发通知、公布公告等,各单位也可以通过系统进行问题反馈,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二是实现了日常工作台账管理。每年把文明单位管理办法、测评体系等内容细化为20—30项工作台账,各文明单位管理员定期填报台账,按照要求随时报送日常工作进展和活动图片。市级系统管理员每周查看台账了解进度,督促工作任务落实。三是实现了档案管理电子化。通过动态管理系统各级文明单位材料报送变纸质材料为电子材料,变集中报送为时时报送。每年通过系统接收、存档材料近20000份,有效简化了报送程序,解决了材料收集存放难、查阅审核难的问题。

三、坚持考核考评动态化,规范制度严肃问责。一是考核标准年年修订。每年年初,市里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中央、省文明办重点工作安排、市委市政府重要决策部署,对文明单位测评标准进行微调整,分机关、事业单位、学校、镇街、村居、企业六类建立台账,实行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如在今年标准修订中,加大好人评选考核力度,要求各级文明单位推荐好人线索每月每百人不少于6条,全年推荐数量不低于职工人数的70%。近两年,我市30%的好人线索数量都是由各级文明单位提报的。二是市民巡访常抓不懈。组建百人规模的市民巡访团,对巡访中发现的单位不文明行为和现象,采取照片和文字记录的方式编印《市民巡访简报》,向社会公开、向有关部门单位反馈,并督促整改。三是创城督查三步问责。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指标纳入对各级文明单位考核,引导文明单位在城市创建中带好头、树标杆。对工作不积极或存在问题的,实行三步问责法: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第一次复查,整改不到位的进行书面通报;第二次复查整改仍不到位进行黄牌警告,通报主管部门领导;第三次复查还没有整改到位的,组织媒体采访曝光,取消文明单位称号或不予审批文明单位。四是年终总评统一打分。综合部门评价、模拟测评、材料上报等对所有参评单位进行打分评比,每半年考核一次,年底汇总形成总分。综合分低于100分的不予推荐为国家级文明单位,低于85分的不予推荐为省级文明单位,低于70分的撤销文明单位称号或不予评选为市级文明单位,打破荣誉“终身制”。近三年来,全市共撤销各级文明单位201多个。仅2016年,全市撤销省级文明单位49个,市级文明单位23个,黄牌警告33个。

四、坚持信息交流动态化,互通有无打造品牌。一是强化志愿服务活动交流。市里通过动态管理系统定期发布重要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工作安排,各文明单位主动认领、积极参与。如每年举办的经典诵读活动,近500家文明单位踊跃参与,参与人数近万人。截止目前,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全部组建有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达10万人。如潍坊供电公司的“潍电义工协会,先后与800余所中小学校结成宣讲对子,与183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2015年被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在每年的“礼让斑马线 文明伴我行”志愿服务活动中,潍百集团等大中型企业积极组织志愿队伍上街开展文明出行劝导工作,争做文明风尚传播者、文明行为倡导者。二是广泛开展创评活动交流。近年来,在全市分行业深入开展了系列创评活动,如在窗口行业开展争创文明诚信窗口、争当文明诚信标兵活动,机关行业开展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在交通行业每年开展文明出租车、公交车、最美司机创评活动,在邮政行业开展最美邮递员、最佳邮政窗口创评活动,在物业行业开展文明和谐物业企业创评活动,在广大企业开展诚敬做产品、做诚信文明企业创评活动,同时会同农业、畜牧、供销社等部门在广大农村开展文明诚信种植户、养殖户、合作社创评活动,社会反响良好,部门积极参与,带动了行业文明水平提升。三是定期开展培训交流。每年举办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培训班、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通过现场观摩、典型发言、交流座谈等方式互相学习文明单位创建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在交流中向先进看齐,向典型学习,通过对比找差距、补短板,提高创建水平。












健全常态长效机制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明单位创建

济宁市文明办


近年来,济宁市着力构建常态长效的文明单位创建机制,认真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转化文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文明单位创建,完善工作机制,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活动载体,形成了常态创建、有序推进的良好工作局面。

一、强化动态管理,扩大创建覆盖面,建立文明单位创建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考评机制。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逐级晋升”的原则,每年由县市区文明委、行业主管部门和市文明委对各级文明单位逐级检查验收。同时,广泛征求单位主管部门和纪检、组织、综治、检察院、环保、卫计、安监等单位的意见,并在当地主要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

二是建立退出机制。制定文明单位“负面清单”,对出现“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不及时、不规范”等7种情形的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采取警告、限期整改、公开曝光、降级等处罚措施。对出现“领导班子成员中有违法违纪行为”等10种情形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是优化调整结构。为推动文明单位创建从机关事业单位向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延伸,市文明办与市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结合非公有制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了非公有制企业文明单位创建标准,按照“以党建带创建”的原则,突出创建活动扎实、党团工会组织健全、严格遵纪守法、思想教育深入、文明诚信经营、加强企业管理、关心职工权益和热心奉献社会等考核项目。

二、突出价值引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涵

将济宁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相融合,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开展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的方方面面,成为“日用而不自知”的道德自觉。

一是加强规划布局。市委连续下发《关于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首善之区的意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方案》等5个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文明创建工程”,设计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将优秀传统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做为推进文明单位创建的有力抓手。

二是强化教育实践。坚持分类推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在机关事业单位,广泛开展以开展儒家经典诵读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将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干部政德教育、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和干部德廉知识测试范围。在学校,全市各中小学普遍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小学经典诵读覆盖率达到100%。在企业,开展“厚道鲁商”倡树、“书香企业”创建活动,推出山东公用控股等10个先进典型。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相继建立了机关、学校、企业三类900余所道德讲堂,并将我市组织编写的《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选编》、《儒家五圣论政德》、《儒学经典300句》等优秀传统文化读物作为道德讲堂教材进行讲读学习。

三是突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各类文明单位的辐射带动效应,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网络文明传播、结对共建等活动。创新传统节日形式载体,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济宁儒家文化、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在各类文明单位开展千场文明礼仪巡讲,推出有影响力的示范基地26个、节日活动品牌50个。在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建立了590人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广泛发动干部职工,运用联通、移动、电信通信平台,通过撰写博文、论坛跟帖、原创评论、微博、QQ等形式,积极开展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和文明风尚传播等各类网络宣传活动。积极组织文明单位帮扶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实现了乡镇中心学校全覆盖;结合部门单位驻村联户、精准扶贫和文明城市网格化管理工作,组织517个文明单位长期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指导共建村、社区开展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道德教育实践等活动

三、强化行业监管,突出系统创建推动文明单位向行业整体创建延伸

在持续抓单位创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作用,“由点带面”指导推进,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全面开花结果。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2010年,济宁市文明办以创优美环境、创优质服务、创优良作风为主要内容,在全市各行业中开展了“擦亮窗口、展示形象”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在连续抓行业总体创建的基础上,2013年又将行业创建重点向从业人员延伸,组织开展了“文明服务之星”创建评选,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各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文明素质的提升。经过5年坚持不懈的探索,2015年市文明办确定了点面结合、上下贯通的创建思路,形成了以文明服务窗口”“文明服务标兵创建为品牌的文明行业创建体系,通过一个窗口一个标兵的逐步积累,使文明行业创建覆盖到整个行业。

二是推行项目化管理。为保证行业内各单位创建任务的全面落实,市文明办探索实施了“一切任务目标化、所有目标项目化、一切项目责任化、每项责任考核化”的管理办法,由行业主管部门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细化为工作项目,进行项目化管理。如市人社局制定的创建工作方案,设计13项文明创建项目,每个创建项目均明确了具体内容。市地税局制定出台了《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在全系统建立起“横到边纵到底”的文明单位创建网络,通过定期召开现场会、调度会等形式,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支持创建、参与创建。

三是鼓励工作创新。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本地本系统特点,设计具有各自行业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运用灵活多样的载体,使文明单位创建更加丰富多彩、更加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

















规范管理  注重长效

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常态化

泰安市文明办


近年来,泰安市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中的主力军作用,不断推进文明单位创建管理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提高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一、严格工作标准

一是严格创建标准。先后出台《泰安市文明单位管理办法》《泰安市文明单位考核标准》,确立各级文明单位创建的指导思想、各项标准、奖惩办法等内容,在组织领导、道德建设、业务工作、文体活动、科学管理、环境卫生、特色指标等方面制定详细创建标准,坚持“重在建设、注重实效、多办实事”的原则,促进文明单位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推动全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二是严格考核办法。对文明单位的考核方法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职工、社会群众)、实地考察、整体观察五种方法,各类数据、材料以申报年度的数据、材料为主。对拟推荐的单位,征求纪委、组织、综治办、610办公室、信访、社会保障、计生、环保等部门的意见,并在市级主要媒体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公示无疑义后,向上级文明委推荐或印发评选表彰文件。

三是严格评审标准。所有单位都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规定的标准开展创建,年底认真组织自查,写出自查报告,填写复查表。对符合标准并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认真完成省市文明委交办的工作任务的,按程序提出保留其荣誉称号的建议;对工作出现滑坡,还不足以撤销其荣誉称号的,给予“黄牌警告”,下达《整改通知书》;对工作明显滑坡或发生重大问题,经调查属实的,提出撤销其荣誉称号的建议;对重划、重组、分立、合并的,根据不同情况提出注销、继承荣誉称号等建议;对科学发展观考核靠后的单位,取消其荣誉称号;对在问卷调查中,群众满意度低于90%的单位,视情况给予黄牌警告或撤销荣誉称号(新申报的单位取消参评资格)。

二、强化督导考核。

一是完善工作督导。市文明办对各级文明单位日常创建工作情况特别是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对各项创建工作情况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相关材料进行严格审核,按照设定的评分标准和量化分值进行打分和评估,文明单位创建情况进行通报,并反馈给各单位,评估结果作为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日常抽查考核和年底全覆盖检查制度。文明单位考核采取抽查考核与年度复查相结合的方式,抽查考核主要对文明单位及预申报单位进行日常抽查、督导和考核评估。抽查考核包括材料评估和实地评估,实地评估由市文明办组成实地测评组,按属地、系统、性质等,不定期对文明单位进行抽查、暗访,抽查主要听取单位创建情况汇报,察看创建现场,随机访问被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调查方式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暗访不发通知,有重点分批进行,暗访情况向文明单位反馈;市文明办对实地检查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与材料评估情况一并作为文明单位考核的重要依据。每年年底,市文明办组织考核组对全国、省级和市级文明单位进行年度复查,逐一进行检查,特别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对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任务进行逐一督导落实。对与群众接触面广、为群众服务的窗口单位和创建工作可能存在薄弱环节的单位进行了重点督查。

三是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市文明办根据文明单位日常材料评估、年度复查以及社会评议等情况进行量化赋分,对文明单位进行优秀(分值在95分以上)、良好(分值在80-95分之间)、合格(分值在60-80分之间)、不合格(分值60分以下)四个档次定级,测评结果作为文明单位申报、评选、推荐和撤销的重要依据。定级优秀的文明单位可优先推荐创建上一级文明单位;复查不合格的撤销其文明单位推荐评选资格,降为下一级文明单位;年度复查得分在考核组排名最后的亮黄牌,连续两次亮黄牌的降为下一级文明单位。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创建整体水平。市文明委专门出台通知,要求各单位培养和选拔一批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青年同志,拿出重要精力来从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业务学习,强化实践锻炼,不断增强工作能力,以确保开展的各项创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定期组织文明单位业务骨干培训班,对全市所有文明单位创建科室主要负责人进行全员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文明单位创建队伍。

三、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一是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引领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核心价值取向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市文明委每年安排一部分全国、省级、市级文明单位与一部分乡镇、村开展帮扶活动,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技术、文化、信息、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高农村文明程度。截至目前,全市共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8次,先后有1365家文明单位与全市29个乡镇、2067个村结对帮扶。二是开展文明单位认领交通路口活动。组织300多个文明单位与66个主要交通路口认领结对,平均每个路口安排4个以上文明单位开展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市级主要媒体长期开设“文明单位风采”专栏,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类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典型和工作事迹,努力形成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围绕大事要事抓创建

不断提升文明单位整体创建水平

威海市文明办


威海市按照省文明委工作部署要求,努力做好文明单位创建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结合文章,探索出了一条把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实到基层单位的有效途径,以“小创建”促进“大创建”,取得了文明单位创建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双丰收。

一、主要做法

一是注重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抓创建。文明城市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点工作。注重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推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基础性作用,积极引导一般单位通过参与创城提升文明创建水平,进而加入文明单位行列。建立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互促互动机制,凝聚了广大基层单位参与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文明单位复查复检达标率也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二是注重围绕文明委重点工作抓创建。在文明单位日常管理中,强调把文明创建活动与文明出行、乡村文明行动、志愿服务、诚信建设、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城乡共建等文明委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对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将得分作为是能否申报或复查文明单位先决条件,通过这一做法,进一步引导各部门、单位摆正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的关系,通过实打实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单位的文明创建水平和社会美誉度。

三是注重围绕提升部门服务水平抓创建。把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重要标准,促使各有关单位通过长期扎实有效开展创建活动,提升文明单位在同行业系统中的竞争优势和社会美誉度。对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和公共服务行业,将每年行风政风评议、群众评议情况纳入动态管理,对群众反映问题较集中的文明单位,市文明办及时约谈单位负责人,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或已丧失示范带头作用的单位,依据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给予通报、警告直至撤销荣誉称号的处理。

二、取得效果

一是促进了城市文明水平的显著提升。始终把为民利民惠民作为深化文明单位创建的出发点落脚点,引导各文明单位呼应群众需求,不断提高服务和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制度化水平。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后,各有关部门坚持步子不停、干劲不松,深入组织开展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乱扔杂物”为主要内容的“爱文明家园 做文明市民”三项行动,极大促进了城市公共秩序、公共环境进一步优化,营造了文明有礼、文明有序、文明有我的社会新风尚。

二是促进了市民文明素质的显著提升。通过引导文明单位广泛参与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普及和实践养成,推动所有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普遍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广泛参与“三项行动”、社区服务、助残敬老、网络文明传播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积极推荐道德模范和好人线索,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定期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先进事迹和雷锋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活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市文明委部署开展的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定期发布的“红黑榜”引领和推动企业文明诚信经营,讲仁爱、重信义等传统美德和君子之风不断发扬光大。

三是促进了部门工作的显著提升。积极引导各有关部门、单位把创建文明单位当做履职尽责,推进规范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抓手,立足本职,积极作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推动部门工作水平不断上档升级。我们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围绕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对公交、出租、宾馆、旅游、商业、银行、医院等22个窗口行业、463个营业网点的服务环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服务承诺等内容逐一细化,纳入文明单位日常考核管理,推动各级各类窗口文明单位积极带头,着力净化服务环境、完善服务设施、规范服务标准、健全投诉处理机制,极大提升了窗口服务的群众满意度。积极打造文明创建服务品牌,涌现出了公路系统“威海公路·文明永恒”、供电系统“善小·海葵”、公安系统“金盾连心”、地税系统“征纳共赢”、交通系统“一路情深”等一大批行业特色鲜明、社会广泛认同、带动作用明显的行业文化品牌,极大激发了行业文明创建的动力,提升了窗口服务工作的内涵和深度。

三、工作体会

一是围绕大局抓创建,找准工作的着力点。这个“大局”就是要服从和服务于党委、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紧跟市文明委重点工作步伐。只有紧紧围绕这个大局来谋划和开展工作,才能把文明单位创建的各项任务具体化,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搞活动、办实事、解难题等有形的载体之中。

二是围绕统筹抓创建,充分发挥文明办的协调作用。文明办要充分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在明确任务、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方面抓好顶层设计,引导所有单位把各项创建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三是围绕规范抓创建,建立完整的工作链条。主要抓好三个环节:严把准入关口,在审核申报单位的过程中,始终把“创建工作实不实、职工素质高不高、示范作用强不强”作为推荐遴选的基本条件,切实把好申报“入口关”,充分体现优中选优、公平公正的原则要求。坚持动态管理,坚持严把复查关,严格按照管理办法一年一测评,营造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竞争氛围,将被动保牌变为主动提升,通过严格的动态管理,打破荣誉的“终身制”,提高文明单位的“含金量”。完善制度措施,研究出台了文明单位评选管理办法和文明奖管理发放办法,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各级文明单位树立持续创建、不断创建的理念,杜绝“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现象的发生,形成激励约束长效机制。

















同频共振  实化载体

着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活力

日照市文明委


近年来,日照市紧紧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各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促进文明城市创建任务落实,以文明城市创建为载体带动文明单位创建整体水平提升,实现了“双创双促进”的目标。

一、在创城任务落实中,搭建文明单位创建平台。

在文明单位管理中,实行条块结合的融合式创建,打破孤岛式创建的壁垒,汇结成强大合力。

是搭建引领平台。市文明委出台《关于发挥文明单位在创城工作中示范带头作用的实施意见》,各级文明单位签订创城工作责任状,引导各级文明单位在创城工作中做到了“三领三先,即在创城包联上领跑、在环境整治上领路、在氛围营造上领先、做道德建设的先进、做优质服务的先锋、做志愿服务的先行。

是搭建联盟平台。全市180个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全部日照市文明传播新媒体联盟,制定联盟倡议、联盟公约,开展微言大义文明传播,联合起来,讲好文明故事” 目前关注用户总量达100去年以来在各级文明单位中组织开展了身边十大不文明行为、争当文明啄木鸟、文明金点子征集、文明随手拍等活动,不断扩大文明创建内涵和辐射力。

是搭建展示平台。建立分层示范机制,分别在机关、学校、企业、乡镇、社区、村庄等不同层面,各培育选树10底子厚、实力强、成效好文明单位作为创建工作示范点,各自负责一批基础较差的文明单位,传帮带、教学促,分层面召开观摩交流会,引导同类文明单位互相学习,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力的浓厚创建氛围。

四是搭建共建平台。面向农村开展城乡文明建双提升行动,组织各级文明单位结对帮扶行政村,重点推进环境整治、文化惠民、素质提升、扶贫强村和基层反哺五项重点任务,引导人才、智力、资金等资源流向农村,并将共建情况作为文明单位年终审核的重要内容面向城镇,结合创城网格化管理省级以上文明单位包街道、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包社区、党员干部包住户,各文明单位按照开展一次调研、制定一个创建规划、研究一套发展思路、确立一个帮扶项目、进行一次宣传教育的五个一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到包联社区参加义务劳动,劝导沿街经营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目前,全市有540个省市文明单位参与结对帮扶活动,与全市的76个社区结对共建,实现了城市社区全覆盖,与12个街道和300余个村居结对,共建各类主题广场、文化设施120余处,支援建设乡村学校少年宫50余所、义务开展培训辅导活动2000余场次,为包联村居提供孝德基金等各类扶助资金2600万元

二、在创城软环境建设中,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涵。

一是夯实全民创建“软基础”。以办好文明单位“道德讲堂”为依托,深入开展孝老爱亲我践行诚信建设争先锋明礼守则文明行主题实践活动各级文明单位中涌现出日照好人道德典型120多名。让道德典型走上“道德讲堂”,市级以上文明单位道德讲堂全覆盖,开展活动7000余场次,全市70万余人次参加,实现了由送道德种道德由道德流动到道德行动的嬗变有力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坚实的“软基础”

二是深入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各级文明单位结合职能特点和服务对象,成立超过本单位职工人数30%党员志愿服务队、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结合党员干部进社区、“双包双联”、扶贫攻坚、“第一书记”包村等工作,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次学习雷锋 奉献他人 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逐步内化成为文明单位职工们的一种精神需求,涌现出交警的“牵手斑马线”、文化工作者的“我为乡村种文化”等行业志愿服务品牌。

三是着力打造行业文化。以系统化、精细化、品牌化、示范化为总要求,在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中实施“文化品牌建设工程培育打造有名称、有标识、有内涵、有影响的文明单位文化品牌100个,并在城市显要位置集中展示。

三、在创城测评考核中,检验文明单位创建成效。

一是选好“赛马场”。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作为各级文明单位服务群众的“赛马场”,针对创城工作中城乡环境、老旧小区、农贸市场、交通秩序等14项突出问题,组织市直各行业系统文明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责,“靠前一步、解决问题”。去年以来,市里共下发整改通知单2.2万份,解决具体问题3.68一大批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城市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各级文明单位真正成为城市治理的主力军,服务群众的先锋队

二是明确“裁判员”。 除年中、年末两次集中考核外,强化日常督查。在社会督导上,依托黄海晨刊、日照广播电视台开设文明创建大看台专栏,依托市创城办设立公开热线电话,依托日照文明网设立公开电子邮箱,接受社会各界对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监督评议在材料审核上,每季度提报材料,对有时效性的工作落实情况要求即时上报,由市创城办进行量化考评;在实地考察上,经常性组织参评单位互查互评,分组交换实地检查各单位创建工作情况,互相督导,取长补短。

三是实行“淘汰制”。立足制度建设,强化动态管理,细化考核细则,将被动保牌变为主动提升,实现由集中突击式向常态管理化转变,营造优胜劣汰、不进则退的竞争氛围。实行一年一评切实解决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问题,打破文明单位称号终身制,实行年度有效制,每年4月份所有文明单位都要重新申报,进行严格审核,增强创建压力、激发创建活力为营造你追我赶、不进则退的浓厚竞争氛围,明确了文明单位双淘汰制,即每年度淘汰文明单位总数量的10%对年度测评分数低于85分的单位进行黄牌警告并限期整改,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直接报请文明委取消其文明单位称号。同时实行末位淘汰制,按同类、同区域、同行业得分最后一名淘汰,确保文明单位始终保持示范性和先进性。在此基础上,实行社会责任积分制,对积极参与重大活动、做出重要社会奉献的文明单位按照标准进行加分。对年度测评成绩95分以上,排名前列,社会认可度高的单位,优先推荐晋级上一级文明单位。

 文明创建永无止境。我们将继续发挥文明单位创建的导向作用,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不断提升日照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整体水平









提升创建水平  打造文明高地

莱芜市文明委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体现单位综合性成果的最高荣誉。经过多年持续创建,莱芜市各级文明单位突出服务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广泛传播正能量,取得了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一、把文明单位打造成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莱芜市以优秀文化为引领,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为目标,以服务群众为落脚点,将文明单位建设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一是文化建设全覆盖。把文化建设作为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内容,在体系设计上,注重体现文化建设的群众性,做到系统有顶层设计,基层有品牌工程,部门有科室训言,个人有岗位名言,实现部门单位从上到下、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在载体搭建上,大力建设党员活动室、文化走廊、文化展厅、廉政教育展览室等文化场所,建好文化阵地,开展好核心价值观教育。二是道德讲堂全覆盖。普遍建立道德讲堂,每月一个主题、每月一场讲堂,坚持常年开展,起到示范作用。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道德讲堂820多个,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3600余场次,受众达13.4万余人次,道德讲堂日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主要场所。三是融入核心价值观的行业规范全覆盖。引导各级文明单位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行为规范和行业规范,并在单位、服务窗口显著位置展示,既起到了教育、宣传作用,也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四是公益广告宣传全覆盖。各级文明单位在单位院外围墙、大门口外两侧、大楼墙体、电子屏幕等处广泛设置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营造了“争做文明有礼莱芜人”的浓厚氛围,发挥了文明单位对社会文明的辐射引领作用。

二、把文明单位打造成传播正能量的引领者。传播文明正能量、引领社会新风尚是文明单位基本要求。莱芜市通过给文明单位压担子、引路子、搭梯子,努力促使各文明单位成为传播好人正能量的引领者。一是完善好人线索发现机制。在各级文明单位中设立“好人线索”信息员,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并将干部群众推荐的好人好事线索作为“莱芜好人”和各级文明单位入选的重要依据,确保好人好事及时发现、及时宣传。二是大力宣传凡人善举。充分利用单位公共活动场所、墙壁、绿地等醒目位置,设立“四德榜”,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宣传展示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善行义举,起到良好的教育促进作用。三是积极开展礼遇帮扶。采取扎实有效的结对帮扶办法,为“身边好人”提供生活照顾、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营造“好人有好报”的舆论氛围。

三、把文明单位打造成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承担社会责任是文明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也维系着文明单位的生命。莱芜市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考核文明单位的“硬杠杠”,通过文明单位带头履行社会责任,让文明之花绚丽多彩。一是开展城乡牵手共建。率先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文明单位到结对村送文艺演出、 帮困难家庭、共建宣传阅报栏、建设文明一条街、小康书屋、村史展室等,有力支持了扶贫工作。二是开展诚信建设和文明旅游工作。深入开展诚信机关建设活动,要求各文明单位做到公正执法、文明行政、诚信服务,树立职能部门形象,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开展文明旅游教育,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发放文明旅游宣传张贴画,发挥文明单位职工标杆作用,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和推进文明旅游工作。三是落实示范带头责任。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特色文化,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文明素质提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方面引导各文明单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文明创建的任务转化为各文明单位的自觉行动,成为凝聚人心、促进发展的支撑。

四、把文明单位打造成创建文明城市的排头兵。文明单位是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既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社会和谐文明的中坚力量,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发挥着排头兵、领头雁作用。一是积极践行文明理念。全市各级文明单位积极践行文明规范,率先倡导“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不乱停放车辆”,广泛开展节约一粒米、节约一度电、节约一滴油、节约一张纸、节约一分钱等“六个一”活动,展示了文明城市的精神风貌。二是积极落实创城重点任务。全市各级文明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整治、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环境清理等方面主动对标找差距,积极作为补短板,主动包路段、包社区,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实现了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脱胎换骨。三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全市各级文明单位1.2万余名干部职工全部加入志愿云系统,登记为志愿者,广泛深入开展卫生清扫、文明交通、文明出行、医疗卫生和公共文化站点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助人为乐、奉献社会的风尚日益浓厚。四是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各级文明单位把网络文明宣传作为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有组织地率领全体干部职工在网络上撰写、编发重要稿件、评论文章、创建情况、先进事迹等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主动占领舆论阵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网民,不断提升广大网民文明素养,进而提升网络文明程度。












加强动态管理 激发工作活力

不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水平

临沂市文明委


文明单位创建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基础工程,是动员社会各方参与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临沂市以激发活力、提升水平为目的,在动态管理上用心用力、抓紧抓实,努力放大文明单位示范效应,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创建工作“活力值”

临沂市在完善组织领导、创建投入、工作考核、联审联评等制度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实行有效激发创建活力的规定办法,实现制度推动管理,提升工作活力。一是完善动态管理制度。加大对日常创建工作的考核力度,引导工作做在平时、落在日常。探索建立首位优先晋升和末位淘汰等动态管理模式,做到不进则退、优胜劣汰,彻底打破荣誉“终身制”,提升文明单位的“含金量”。二是严格监督约束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对新申报的单位,组织召开由文明委成员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部分群众代表组成的评审会作出整体评价。另一方面,通过媒体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文明单位评选工作举报电话、邮箱,对弄虚作假、存在问题隐匿不报的单位,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评资格,确保真正把成绩突出、社会形象好、示范作用强的单位推荐出来。三是落实奖惩制度。联合市人社局、财政局,印发了《关于规范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奖发放办法的通知》,将奖金由原来的单位自筹改为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调动了各创建单位工作积极性。

二、强化业务指导,理清创建工作“明白账”

文明单位创建涉及项目多、任务重,必须对创建业务熟悉,才能开展好工作、落实好任务。临沂市强化对各级文明单位的业务指导,让其对创建业务明白、清晰。一是做好任务解读,让创建单位清楚做什么。结合临沂工作基础和实际,对文明牵手共建、文明餐桌、文明出行、网络文明传播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文件,让文明单位对所有创建工作心中有数。二是组织业务培训,让创建单位明白怎么做。坚持开展业务培训交流,确保每年一小训,三年一大训。同时,通过召开现场观摩会、专项部署会、经验交流会等,对业务重点工作进行培训,解读领会上级精神,端正创建思想,明确创建标准,理清创建思路,指导文明单位开展工作。三是指导落到基层,让创建单位知道做到什么标准。建立省、市级文明单位创建QQ群,畅通文明办和各级文明单位之间的沟通渠道,定期不定期发布创建重点工作提示、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提示等提示信息,第一时间让各创建单位知晓当前创建工作的“进度表”和“标准线”。定期在QQ群内收集、解答各创建单位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各单位在创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三、实行动态管理,念好常态创建“紧箍咒”

临沂市积极探索文明单位管理的新模式,用动态管理的“紧箍咒”,倒逼创建单位在“长期抓,抓日常”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动态管理,实现文明单位有进有出。对考核优秀的,推荐晋升上一级别的文明单位。对于考核基本合格的,给予黄牌警告,重点管理、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撤销其文明单位称号。对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考核位居末位,成绩不合格的坚决予以淘汰。二是进行动态赋分,实现文明单位可上可下。以《山东省文明单位考核细则》(2016版)为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引入加减分等动态赋分机制。对于工作开展好、落实到位,起到带动示范作用的,给予相应加分;对于工作开展不好,落实不到位的,给予相应扣分。三是融入月度测评,实现创建作用发挥能大最大。将各创建单位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无缝对接,制定《临沂市文明城市创建月测评工作实施方案》,把月度测评结果纳入文明单位考核,进一步强化了各创建单位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最大限度发挥各创建单位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积极作用。

四、打造品牌特色,实现文明单位创建成果“高效益”

积极推动打造品牌,扩大、提升文明单位社会影响,凝聚共同推进工作的文明力量,实现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效益最大化。一是创新形式。针对部分创建活动持续时间短、参与人员少、覆盖面窄的问题,对相关创建活动进行有效整合,组织策划了以“文明临沂伴我行”为主题的特色创建活动,涉及公共道德培育、文明礼仪普及、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全民阅读等8类148项活动,吸引了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给文明创建注入了强大活力。二是扩大范围。积极推动全域创建、全行业创建,不断提高文明单位创建覆盖面和参与度。国土、工商、国税和公路等部门文明单位覆盖率已达80%以上,行业软实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落小落实。各级文明单位把创建任务与部门职能紧密结合,推出符合行业特点、能够融入群众生活、有持久生命力的品牌。如市出租办打造的出租车“1+1”爱心车队、公交集团打造的雷锋车组、长途客运总站打造的金海棠服务班等文明品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有效树立了文明单位的社会形象,营造了文明创建的浓厚氛围。









提高管理水平  打造文明品牌

德州市文明委


近年来,德州市按照中央、省文明办工作部署,积极发挥职能优势、创新工作机制,坚持管理促动、实践推动、典型带动,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加强管理、树立品牌、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文明单位管理水平和创建积极性不断提高。

一、动态调整,始终保持文明单位管理科学性

德州市把加强管理作为提高文明单位建设水平的重要方法,不断健全文明单位日常管理、实地考查、末位淘汰制度,解决了文明单位管理手段不够、方法不多、主观性强、不深入不具体的弊端。一是智能管理。2015年3月,德州市在全省率先建成文明单位综合管理平台,将文明单位测评要素和文明委重点工作细分为8大项28小项指标,每个项目按照工作性质、开展情况设定分值。各文明单位按照考核指标开展工作,并将工作开展情况和相关文字、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证明材料上传到平台,平台根据考核指标对各单位上传的资料自动审核生成分数,按照国家级、省级、市级自动排出名次。文明单位管理平台是一个开放式平台,各单位工作情况、创建信息、得分排名公开透明,文明办、平台管理人员和社会公众可随时查询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二是实地考查。以管理平台成绩为基础,对申报国家、省级文明单位进行实地考查。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宣传部、文明办、机关工委相关人员组成几个评审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档案、实地观摩等方式进行测评、现场打分。按照平台成绩、实地考查各占50%的比例计算总分,作为推荐国家级、省级文明单位的重要依据。三是末位淘汰。依托管理平台建立淘汰机制,对排名后20%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组织人员到单位实地查看、重点督导,工作仍然没有起色的予以淘汰。每年淘汰指标5%以上,从申报单位中按分数由高到低进行递补,实现了文明单位管理长效化、调整动态化,有效防止了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现象。

二、丰富实践,始终保持文明单位创建生命力

德州市把丰富实践活动,作为围绕中心、推动工作、保持活力的重要载体,充分发挥文明单位在文明创建中的排头兵作用。一是广泛深入开展“我文明德州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中组织开展了广泛开展了“我文明德州文明”大讨论、做文明有礼德州人、文明礼仪大赛、演讲比赛、书法摄影大赛、文明餐桌、废旧衣物爱心回收等活动,组织相关职能单位开展“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专项治理、价格诚信、文明旅游等专项活动,带动更多市民参与其中,“我文明德州文明”理念融入各行各业、融入群众生活。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文明单位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城区上百家单位、愈万名志愿者身穿黄马甲、手持小红旗,在各主要路口配合交警劝导行人、非机动车遵守规则、文明出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组织文明单位文艺志愿者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活动,历时五个月,深入广场、社区演出50余场次,直接受众10余万人,在全市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三是开展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行动。发挥各文明单位职能作用,在主要街道、广场、公园设置“我文明德州文明”、核心价值观公益宣传牌5000多块,张贴核心价值观宣传画3万多张。在主要路口、广场、窗口单位电子屏循环播放“我文明德州文明”公益广告,在中心广场、长河公园、新湖风景区、减河湿地等建立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好人广场,向宾馆酒店免费发放文明餐桌提示牌2万个。四是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宣传活动。组织文明单位开展好人线索推荐、身边好人评选、道德模范宣讲“六进”、关爱帮扶道德模范等一些列活动,在全市营造好人有好报、人人做好人的浓厚氛围。

三、典型示范,始终保持文明单位品牌影响力

    德州市把抓典型树标杆作为总结经验、树立品牌、争先创优的重要手段。一是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制定文明行业创建标准,在公共交通、物业、税务、金融等服务群众、涉及民生的窗口行业开展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打造行业品牌。二是树立文明单位标杆。每年在全市各级文明单位中选取10家优秀单位,组织媒体集中宣传,组织文明单位现场观摩,树立文明单位创建标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涌现出德州交警“用心管理、用情服务”、德州国税志愿服务队、建行德州分行“德馨服务”、德百集团“满意服务在德百”等一系列先进单位和优秀品牌,在各级文明单位中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一股“学先进、创典型”的文明创建热潮。三是召开交流会议。每年组织召开文明单位创建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创建经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安排部署创建任务,推动全市文明创建工作出亮点、上水平。


















实施“一二三四”模式 推进文明单位创建

聊城市文明委

聊城市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构建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促进各文明单位创建水平不断提升。

一、突出“一个引领”,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聊城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将文明单位各项活动纳入到文明城市创建中,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对各级文明单位实行任务分工,努力推动整体创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是坚持将文明创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相融合。依托文明单位工作场所,制作形式多样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在办公区域外围设置核心价值观宣传长廊、标语等,对外宣传阐释核心价值观,在办公区域内,利用走廊、楼梯等场所,结合单位特色,制作各具特色的宣传画,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坚持将文明创建与好人评选机制相结合。广泛开展聊城好人、“山东好人之星”和道德模范推荐评选活动,从单位工作实际出发,通过组织评比,将身边的好人好事挖掘出来,让大家看到榜样、看到方向,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社会效应。

三是坚持把文明创建与服务型机关建设紧密结合。开展意见征询,进行设岗定责,健全工作台账,组织群众评议。积极倡导文明风尚、文明用语、文明办公,从接打电话、起立迎送、倒水、让座、问候等一系列细小环节做起,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作风,充分调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单位,树立了新时期单位职工的新形象。

四是坚持把文明创建与改善工作环境相结合。各级文明单位从实际出发,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各项硬件设施,美化办公环境,营造文明创建浓厚氛围。加大办公场所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为各科室划分卫生区,定期检查评比,保证了院内外、室内外卫生无死角,环境优美,整洁卫生。

二、搭建“两大平台”,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聊城市坚持将文明单位创建与文明行业创建相结合,打造出“文明服务行业”和“文明服务品牌”两大平台,每两年举办一届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文明单位报送、系统选拔等方式,打造“群众满意文明行业”和“文明服务品牌”两个品牌。发挥职能部门各自优势,在各行各业特别是窗口行业广泛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的创建活动,形成行业规章、树立行业新风,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单位各项文明创建活动有序开展。在打造文明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开展各项主题服务活动,进而深化文明单位各项创建活动。召开全市文明行业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先进行业代表典型发言、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总结推广行业、系统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促使各文明单位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富有行业特色和单位特点的文明创建工作,进而提升整个行业的文明创建水平。

三、抓好“三项活动”,扩大文明单位创建范围

一是抓好文明交通专项行动。成立“文明交通志愿者服务大队”,根据每一名志愿者所在区域,划定服务责任区,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定期深入辖区各个阶层开展文明交通宣传、交通法规咨询、交通管理业务服务等活动。                                                                                                                                                                                                                                      二是抓好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把创建文明窗口活动与各单位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开展以“创优质服务品牌,建人民满意窗口”为主题的寻找聊城“最美服务窗口” 和“最美服务之星”评选活动,切实通过创建文明窗口活动来提升整个单位的服务水平,让每个窗口成为展示和传播文明新风的重要平台。三是抓好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文明校园创建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积极培育优良校风学风,不断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四、着力“四个强化”,丰富文明单位创建内容

一是强化活动阵地建设。各文明单位普遍设立道德讲堂,定期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内容,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传播凡人善举,提高单位职工的道德素养,提升整个单位文明水平。二是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在每个文明单位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将志愿服务频次、人次、效果作为志愿服务工作衡量指标。三是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每年年初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现场会,从上一年度文明单位综合测评中评选十佳文明单位作为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做到有特色、有亮点、有创新,特别是在本系统、本行业或一定范围、一定区域内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具有较强推广价值的工作经验,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强化督导考核。建立常态化督查考核机制,及时掌握各级文明单位创建动态,采取创建指标完成情况日常记录、年底评价的办法,对文明单位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优胜劣汰。

 










强化规范管理   提升创建水平

滨州市文明委


    近年来,滨州市按照省文明委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动态管理方面做了积极探索,做到抓规范、严管理、重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抓规范,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制定完善管理办法。滨州市在全省较早出台了《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促使各级文明单位树立持续创建、不断创建的理念,防止“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现象的发生。近年来,不断实化细化创建内容,加强中央、省文明办部署的各项工作落实情况、群众参与度的考核。2016年,结合省文明办新的考核标准要求和新的形势任务,制定了《关于文明单位建设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经市委常委会同意,市文明委研究通过组织实施。《补充规定》根据单位违法违纪等具体情形分别给予黄牌警告、降级、撤销文明单位称号等处罚措施,确保了管理考核的严肃性。

二是注重现场指导。对新申报省市级和全国文明单位的,文明办领导出席创建动员大会并就创建工作作专题报告。并在日常管理中,结合文明单位创建具体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三是突出考核重点。在把握创建标准的前提下,对不同类型单位考核要求有所侧重。行政事业单位侧重政务公开、结对帮扶、作风建设等方面内容的考核;窗口单位侧重服务规范、服务特色、文明氛围营造、员工文明用语等方面内容的考核;企业侧重诚信建设、企业文化、员工素质提升、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的考核,并注重创建效果,减少台账资料要求,切实减轻企业创建负担。

    二、严管理,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一是严把申报“入口关”,确保全程创建。为防止个别单位“平时不努力、临时搞突击”现象,要求新申报单位须在当年1月底前报送书面申请和年度创建计划等申报材料、召开动员大会。创建单位成立领导小组,明确专兼职人员,分解考核任务,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并每月报送创建工作信息或创建经验。考评中,既检查工作部署情况,更考核各项创建任务是否落实到位,对那些只会做“门面功夫”、只看重创建结果的单位坚决不予推荐,促使各个单位把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平时,把创建的过程作为改善单位环境面貌、提升职工文明素质的过程。

    二是严把日常“管理关”,实时动态管理。为打破荣誉“终身制”,提高“含金量”,2016年制定的《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措施》,根据日常工作情况,定期对文明单位落实创建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如每月对单位信息报送、“身边好人”群众线索推荐情况进行抽查并通报,每季度对道德讲堂活动开展、“滨州好人榜”候选人推荐情况进行抽查并通报,工作不达标的单位,年底将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给予黄牌警告将进行降级处罚,如当年通报累计扣分达到10分,将撤销文明单位称号。对问题突出、整改不力的,重新提出创建申请需经两年以上整改并达到条件后方可。

    三是严把年底“考核关”,保证创建质量。年底,在各申报单位自查申报和各县区文明委初查推荐基础上,文明办采取综合考评日常创建工作及创城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查看全年创建工作材料、现场查验等形式,对新申报省市级文明单位进行评选,对继续推荐省市级文明单位进行复查。初步评选复查结束后,又逐一征求市纪委、市综治办、市检察院、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卫计委、市安监局等部门意见,并在媒体进行公示,提交文明委全委会讨论,充分考察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度,使每一个申报复查单位都经得起检验,做到名副其实。

三、重活动,强化文明示范作用发挥。

一是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推荐学习宣传活动。各文明单位深入开展好人选树宣传活动,涌现出菅新刚、杨广和、高发明、从桂兰、李山岭等一大批好人典型,以他们为原型创作的大型吕剧《梨花雨》《杨广和》《生命极限》《兰桂飘香》和大型广播剧《为了永远的美丽》,深入基层、面向群众进行展演,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二是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城区各级文明单位,利用每月第四个周六或周日上午,集中到所包路段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2万余人参加活动。开展“倡导文明交通,告别车窗抛物”活动、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服务活动、“礼让斑马线·文明交通我点赞——拇指行动”。组织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广泛参与以“建设一条文明街道,赠送一批科技图书,组建一支文艺队伍,树立一批文明典型”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主题城乡帮扶活动,带头推进文明共建。

三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充分利用宣传栏、工作网站、大厅电子屏、文化墙等,大力宣传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和文明礼仪,引导文明风尚。依托“道德讲堂”,采取宣讲人员讲、先进模范讲、身边群众讲等形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传播和践行高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为文明城市添光彩”“八个一”系列活动、“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活动、公共绿地认领志愿服务活动、中华诗词教育活动、“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系列活动等,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严管重监  以文化人

着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菏泽市文明委


近年来,菏泽市坚持严格管理,强化监督,以文化人,积极搭建创建载体和平台,有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和质量,扎实推动了文明创建工作。

一、坚持严字当头,确保文明单位创建质量

始终把“创建工作实不实、职工素质高不高、示范作用强不强”作为推荐遴选的基本条件,切实把好申报“入口关”。 一是严格标准。把文明单位标准分为准入性指标、基本指标、特色指标,强调创建单位的工作实绩和创新成效。“准入性指标”对计划生育、社会治安、污染控制、干部员工违纪违法、违反社会道德等方面作出明确要求,由专业部门负责审核鉴定,并实行一票否决。“基本指标”对道德建设、科学管理、文化建设、综合环境、业务绩效五方面进行考评。新增的“特色指标”,对在细化工作中出实效、重创新并取得菏泽市及省级等相关社会认可的,进行加分奖励。二是严格考评。根据申报单位年初规划进行逐一考核,考评中既强调硬件设施建设,更注重软环境建设;既检查工作部署情况,更考核各项创建任务是否落实到位,对做“门面功夫”、只看重创建结果的单位坚决不予推荐,促使各个单位把创建工作的重心放在平时,杜绝一阵风、搞形式。三是严格把关。打破文明单位荣誉“终身制”,对文明单位每年考核一次,组织文明委成员单位进行严格考评,并征得纪检监察、综治、计生、环保、安监、食药监等部门审查把关。推荐名单经市文明委全委会讨论审定后,报市委常委会研究予以确认。

    二、坚持以文化人,提升文明单位创建内涵

坚持以文化为引导,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文明单位创建灵感,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树人的目的。

    1、道德教育宣讲。一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雷锋精神、四德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菏泽学院等专门聘请专家学者进行重点备课,并把主讲人授课内容及联系方式告知各单位,单位根据行业特点自选授课内容。二是组织干部职工讲自己、讲身边好人、讲单位的动人故事,用生活中的榜样教育群众。每次宣讲活动结束后,单位都要组织干部职工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座谈讨论,引导单位职工在参与中不断学习、省心修身,自省自律、知荣明耻,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自觉和道德水平。市文明办成立了专门督导组,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并作为文明单位评选的重要依据。

    2、主题教育渲染。围绕春节、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要求各级文明单位开展系列主题活动,让干部在参与中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市文明办积极发挥各级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由各级文明单位承办,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紧密结合时代特色,大力弘扬菏泽本土文化,为全市人民营造欢乐、喜庆、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

3、志愿服务践行。推动各级文明单位把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成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结合单位特点、行业特色,广泛参与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活动,参与维护公共秩序、劝导文明交通活动、参与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进道德修养,进一步提升文明创建内涵,增强文明创建的吸引力。

三、坚持四个强化,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常态

狠抓四个强化,完善创建机制,确保创建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强化日常督导。专门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道德模范、身边好人、退休干部、志愿者代表和市民代表组成文明单位巡访团,重点对各级文明单位和窗口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服务规范、诚信守法等进行巡访巡查,强化社会监督,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健康发展。强化社会监督。每年新评选的文明单位都要在市级主要媒体、菏泽文明网、文明菏泽两微一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此外,对工作失去先进性、群众反映意见强烈的单位,及时给予约谈、黄牌警告等,并在年终考核时扣除相应分数。强化年度考核。市文明委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复查方案,逐个过关,对工作保持领先,模范带头作用发挥较好的单位继续保留原荣誉称号;对创建工作不够扎实,评分排名靠后的单位限期整改;对创建工作严重滑坡的单位,撤销荣誉称号,收回奖牌。强化培训交流。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培训,通过串讲测评体系和年度创建工作重点、现场观摩、经验交流、聘请专家学者授课等形式,解读上级指示精神,理清年度创建思路,端正创建思想,提高创建标准,培养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明白人。建立文明单位微信群,分享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








统筹推进  创新发展

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建设管理水平

省委省直机关工委


 近年来,在省委正确领导下,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关于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紧密结合省直机关实际,坚持“走在前列、做出表率”,注重突出四个重点,文明单位和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党建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直机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切实用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在文明创建顶层设计中,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党建引领,将“抓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理念贯穿于文明创建工作全过程。在省直文明单位考核中,把党的理论武装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5个方面19项重点工作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占省直文明单位考核分值的60%以上。在实际工作中,省直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主要领导担任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形成了以党建为统领、党组(党委)主要领导牵头负责,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作用,党员带头作表率,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二、注重制度建设,突出日常经常。不断加大文明单位日常管理力度,狠抓文明创建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注重常态长效、久久为功。一是修订文明单位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制定出台新的《山东省省直文明单位管理条例》和《考核细则》。新条例对各级文明单位申报、考查、升级、降级、撤销的程序、标准有了更明确规定,使各创建主体的创建工作更加科学规范,既充分调动了创建主体的积极性,又有效防止了“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现象的发生。二是进一步规范精神文明奖发放范围及标准。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省直机关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奖发放办法的通知》,为文明奖公平有序发放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激发了省直机关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三是文明创建信息化建设有了新突破。今年以来,我们依托“山东省省直精神文明建设信息管理系统”,采取日常跟踪考核、年底现场测评的办法,对文明单位实行动态考核,着力克服部分文明单位日常工作不规范,年底工作搞“临时突击”迎检的问题。

    三、注重载体设计,突出机关特色。以构建省直机关干部职工精神家园为主旨,注重把握时代脉搏,彰显机关特色,着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机关党建和文化建设品牌,凝聚干事创业、团结和谐的正能量。从抓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入手,将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列入机关党建年度工作要点,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将有关要求纳入新修订的《省直文明单位管理条例》和《考核细则》,使其成为文明创建的硬杠杠。要求省直各部门单位,通过张贴《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宣传画、举办辅导讲座、报告会、演讲比赛、书画摄影展等多种形式,结合庆祝建党、建国、“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宣传展示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力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注重设计贴近机关工作实际和干部职工生活的活动载体,开展省直机关道德模范选树、山东好人推选以及“五好”家庭、文明处室、身边好人评选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崇德向善,争创一流。去年入选山东好人10名,其中3人登上中国好人榜。成立省直机关志愿服务总队,组织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培训班,设计总队标志,推进省直机关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目前,省直机关共注册成立志愿服务组织375个,注册志愿者20000余名,十余个组织和个人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积极参与“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助力“精准扶贫”,累计促成8批共68个部门单位与84个村牵手共建,着力打造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欢迎。

 四、注重创新引领,突出行业创建。按照省文明办部署要求,初选了15个窗口服务行业、重点服务领域启动文明行业创建试点工作。目前,省直各有关部门单位均已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初步工作规划方案,对本系统行业文明创建有了总体布局。我们将按照省文明办统一部署,把开展行业文明创建作为深化机关文明创建的有力抓手和有效载体,通过适时召开现场会、抓好典型推树、开展主题活动、加强监督考核等方式,切实抓好试点工作,为面上推开总结经验,探索路子,使之真正发挥促进行业管理、推动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系统谋划 科学组织

不断推动市政公用行业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


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始终将文明单位创建与履行职责相结合,与树行业形象相结合,与提升行业创建工作水平相结合,通过“抓部署、抓工程、抓服务、抓规范、抓宣传、抓长效”六项举措,稳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现了局系统全国、省市级行业文明单位的全覆盖。

一、抓部署,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局党委将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党委中心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健全组织,夯实“创建”组织基础。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处室牵头抓,全局干部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二是注重考核,确保创建目标落到实处。制定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将“创建”工作各项重要指标列入处室目标管理考核,与业务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勇于担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签订了《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承诺书》,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抓工程,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保障能力。市政行业是民生行业窗口行业,抓创建贵在基础,实在硬件提升,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四个中心”建设。一是市政工程建设坚持谋划在先。全力推进二环西路、工业北路、顺河高架南延等快速路建设,完成120余条市政道路工程和市区60余条断头路、瓶颈路及过街人行天桥建设。二是治理黑臭水体坚持民生为本。综合整治小清河、腊山河、护城河,建设雨污水管网370公里,完成城区65条河道截污整治,消除河道污水直排口1136处,大大提高了城区污水处理能力。三是建设海绵城市坚持科学发展。重点实施小区综合提升、公园绿地建设、透水路面改造、河道整治、地表水转换地下水、危旧管网改造等43项整治项目,目前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三、抓服务,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内外形象。市政公用事业既是城市生活的“保障线”,更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树立文明内外形象也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入提升行风建设水平。狠抓行业效能建设和党风政风行风建设,完成各类批示督办1231件,督办老大难问题73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572件,有力的提升了行业文明单位的内外形象。二是深入推进局系统文明文化建设。借助局系统8家单位孔子学堂、22家道德讲课等载体,积极开展文明文化讲座活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影响周边人,在局系统形成了文明传递在基层、文化发扬在一线的浓郁氛围。三是深入开展泉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建设6处“泉城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累计设置志愿服务岗120余个,累计组织局系统2100余名志愿者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供水供热供气进社区服务19720人次。

四、抓规范,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氛围营造。大力推行六项文明行为,安全文明方面,扎实推进行业安全文化,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积极打造“安全文明规范化服务”品牌。服务文明方面,利用窗口单位网站、微博、微信的宣传、沟通渠道,及时让用户掌握使用的相关信息,做到亮流程、践承诺,快服务、畅信息。设施文明方面,先后出台了《济南市市政设施管理条例》《关于加强市政设施综合配套与管理的意见》,确保市政设施长期处于良好状态。施工文明方面,加强施工项目管理,利用工地围挡开展“创城”宣传和公益宣传,累计张贴9600余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确保工地现场文明规范施工。环境文明方面,利用各单位宣传栏、公示牌等广泛开展公益广告宣传,做到人人知晓,使文明创建活动成为局系统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节日文明方面,按照市文明委要求,元旦、中秋、五四、清明等节日,局机关及时下发文件,对活动进行部署安排,推动了局系统各类文明行为。

五、抓宣传,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典型选树。一是加大“创建”典型选树力度。积极参加“全市道德模范”、“寻找最美建设者”、“最美济南人”评选活动,6人被评为全市道德模范,1人被评为中国好人候选人提名,37人推选被评为山东好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等省市荣誉11个。二是大力倡导“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积极推进行业志愿服务、诚信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有力地促进了行业文明风尚传播。三是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报道。组织召开各类新闻通气会、媒体体验活动,借助省市媒体、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深度的宣传报道,累计刊发各类稿件、消息3200余篇,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抓长效,增强文明单位创建的全员参与。一是“创建”指标抓深抓实。积极查找薄弱环节,明确主攻方向,突出工作重点,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创建”工作,带动精神文明各项建设,提升行业文明程度。二是“创建”重点常促常督。进一步完善了“创建”工作督导检查机制,坚持统筹调度,督导检查。为确保全局上下思想、行动高度统一,专门召开“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各单位准确掌握创建内容和方法,严格落实责任分工,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认真细致、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三是“创建”过程群策群力。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市政公用行业不仅是展示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更是对济南多年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一次检验,面对“创建”目标,人人有责,不能懈怠。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建设人民满意公交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济南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坚持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融于城市公交运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扎实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广大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公交服务品质不断完善,先后荣获“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以强化组织领导为着力点,夯实精神文明创建基础

公司坚持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带创建的理念,总公司与各分公司、基层单位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并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认真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工广泛参与的“四级联动”创建体制和运行机制。与此同时,把队伍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着力点,注重抓领导班子、党员队伍、基层党组织和职工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职工队伍。 将廉政建设融入管理、服务、队伍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利用公交热线电话、纪委监督电话、网络媒体等手段,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进行监督和督促,在公司上下形成了思廉、爱廉、尚廉、守廉的良好风气。

二、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撬动点,促进公交企业和谐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职工思想工作,以育人铸魂为基本原则,夯实文明创建基础。全面推行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员工情绪管理体系,在基层推出员工心情指数“晴雨表”,管理人员可及时了解驾驶员的情绪状态,积极为情绪不佳的员工做思想工作,排解不良情绪,确保一线职工特别是司乘人员以健康的情绪和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注重精神引领,深入开展“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最美公交驾驶员” 评选等系列活动,结合“道德讲堂”、“孔子学堂”、“班组大讲堂”、职工培训等进行展示,对公交站房、维修车间进行文化阵地改造,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被评为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                                     

三、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创新点,凝聚企业跨越发展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无形生产力。公司将几代公交人形成的价值理念、优良传统和优秀精神加以总结,编辑出版《济南公交企业文化手册》,形成了独具特色、凝聚职工心力的企业文化体系。注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将《论语》中的精华思想植入公交企业文化建设,编辑出版了《公交论语》、《公交车厢论语》,开展了“《论语》进车厢、进站房、进车间进家庭”系列活动,被中宣部、团中央联合授予“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称号。注意挖掘和培育员工的先进典型,营造敢于创新、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张波,“中华见义勇为楷模群体”董丹、张宇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公司被评为“2016年企业文化建设典范企业”。

四、以市民群众满意为落脚点,努力建设人民满意公交

优质服务是公交企业的永恒主题,更是企业文明的具体体现。在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中,公司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国同行业率先推出“星级管理、星级服务”制度,对员工和公交线路分别实行五个等级的服务评价和管理,员工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开展“微笑服务”系列活动,推出“守时公交”“定制公交”服务举措,努力探索建设高峰通勤网新型服务模式,逐步建立了“分区-分层-分级”的公交网络,满足市民长距离的高峰出行需求,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积极构建并优化调整“零时公交网”,实现了5个城市节点的无缝换乘衔接,在全国尚属首创。截至2016年12月,济南公交车厢服务合格率达到98.37%,乘客满意度平均达到91.86%。

五、以践行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打造公交流动道德课堂

率先在公交车厢建设“道德课堂”,着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公司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四德建设”、“遵德守礼”、“雷锋精神”等主题为宣传重点,设计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泉城三大类车厢文化;在每个车厢的显著位置安装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看板,便于乘客阅读学习,增强车厢文化的可读性、教育性和感染力,让车厢文化真正与乘客产生互动,使市民乘客和公交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感受泉城文化的魅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司还在所有公交站牌和公交站点张贴“遵德守礼”提示牌,在户外候车亭安装“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成立了7支公交志愿服务队,开展设台服务,宣传文明礼仪知识,引导市民排队乘车;在车厢内设置老幼病残孕专席、让座提示语音,车内LED屏滚动播出让座提示语,鼓励乘客为老、弱、病、残、孕等特需乘客让座,使文明让座行为在济南市蔚然成风,成为泉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以倡导文明旅游为重点

推动景区文明创建工作上水平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管理局


青岛市崂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海,9个风景游览区、5个风景恢复区和外缘陆海景点三部分组成,总面积446平方公里,其中游览区面积161平方公里。景区年接待游客达300万人次。近年来,景区管理局突出景区特色,巩固和发挥全国文明单位的先进带头作用,坚持以文明旅游工作为重点,创新开拓,勇于进取,深化文明创建工作,各项事业取得良好发展。2016年,荣获全国文明旅游工作先进单位,为山东省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景区。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构筑创建组织基础

景区管理局紧紧围绕文明旅游工作,从组织领导、目标任务等方面入手,不断建立健全各项创建工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靠上抓。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景区工作,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景区调研指导,明确提出“要把崂山打造为青岛旅游形象和效益的龙头”。崂山区委、区政府把风景旅游度假区建设列入全区“三大战略平台”之一。景区管理局党委把文明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文明旅游工作,并在人力、资金上保障到位。二是健全机制,层层抓。崂山风景区横跨3个街道办事处,内辖35个社区,结合景区实际,成立了管理局、基层管理处、社区共同参与的三级景区文明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并制定了职责分工表,明确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整体联动、形成合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落实。三是扎实推进,全面抓。制定《崂山风景区深化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意见》,突出文明旅游内容,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游览区特点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对照文明城市创建测评体系和景区年度重点工作,强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注重文明优质服务,夯实创建工作根基

创建工作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聚焦环境文明。景区在全力提升景点品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的基础上,相继开通了循环旅游观光车,完成了崂山客服中心建设,实施了景区标识标牌、市场摊点更新改造等“七大品质升级”行动。大力开展“厕所革命”,参照PPP模式,创新完成38处标准化生态厕所建设,树立起行业标杆,荣获全国“厕所革命最佳景区”和“厕所革命十大典型景区”。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二是聚焦秩序文明。出台《崂山风景区旅游应急管理决策指挥体系工作规程》,建立完善假日“1+1+4”工作指挥体系,加强重大节日、重点时段联合执法和日常监督检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旅游秩序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良好的旅游秩序。三是聚焦服务文明。为保障游客合法权益,相继完成游览区二维码导览系统、720度全景展示系统、景区客流动态分布采集系统,组建24小时全天候应急值守专业队伍,12301无缝对接,开通了96616服务热线及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立健全旅游投诉机制和投诉回访制度,积极开展“夏日送清凉”、“流动服务”、“三员(服务员、讲解员、咨询员)一体”等“文明优质服务大提升”活动。

三、强化文明旅游措施,全方位打造文明景区

文明旅游工作是旅游行业开展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景区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强景区文明旅游引导示范作用。一是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成立景区讲解员管理中心,统一编印添加文明旅游提示的讲解词,人人签署《服务承诺书》,规范讲解、文明服务;成立旅游商会,制定行业自律规范,定期开展从业人员培训,引导业户诚信经营、有序竞争,打造诚信和谐的旅游市场环境;加强窗口人员文明礼仪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每年组织各类职工轮训20余批,参训人员1200余人次,为实现“以优质服务当样板,以自身文明作表率,带动游客文明旅游”的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不文明行为监管。在游客集聚区设立文明监督岗,成立文明旅游劝导队,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等活动。按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积极采集报送游客不文明行为。在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人人都是“监督员、宣传员、保洁员”活动,旅游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约束。三是加强文明旅游氛围营造。组建了由企业、社区、高校472人参加的景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环境净化、便民服务等累计10余项志愿服务,解答游客咨询服务近5千人次,发放防火宣传卡、文明旅游指南等近万张;发动景区干部职工、经营业户、广大游客深入开展了“文明旅游,从我做起”、“绿水青山无痕旅游行动”,让“保护绿水青山,共建生态景区”理念深入人心;在景区广场等游客集聚地设置文明提示牌、彩旗,利用语音广播、电子显示屏以及景区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开展文明旅游传播,全方位倡导文明旅游,不断提升全国文明景区的品质和管理水平。













 

服务社会 彰显责任

文明单位创建助推新发展

交运集团公司(青岛)


交运集团公司(青岛)是国有大型交通产业集团。近年来,集团党委坚持文明创建与企业发展相互融合,为集团交通服务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2015年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

一、打造“交运之情”公益品牌,实现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彰显社会责任

集团持续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定有10条常态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与措施,58支各级志愿服务队、3500余名志愿者开展了世园会志愿服务、千人签名传承“学雷锋”、“万名市民访沽河,感受大青岛变化”、“助力‘热血红嫂’传递城市大爱”爱心献血志愿服务专场等活动,形成做义工异彩纷呈的志愿服务新局面。建立17支“爱心陪伴”团队参与全市“爱心陪伴空巢老人”公益活动,集团96650客服热线升级为全市“爱心陪伴空巢老人”服务专线,获全市“爱心陪伴”特别贡献奖。创立和培育“爱心驿站”、“爱心基金”“爱心义运”、“爱心义诊”等“交运之情”公益项目。其中“交运爱心驿站”被中宣部命名为50个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之一,获选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二、打造“交运好人”道德体系,实施关爱职工系统工程,弘扬群众身边正能量

坚持好人好报价值导向,大力选树“交运好人”。建立了对精神文明的“交运好人”给予现金加荣誉的嘉奖机制,对在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扶危济困等方面被媒体及企业发现或受助者表扬的交运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建有每季度评选“文明交运人”制度。累计有528名员工受到奖励,198个“文明交运人”得到表彰,21名“交运好人”当选“文明市民”,涌现出山东省道德模范吴春刚、交通运输部爱岗敬业驾驶员楷模李琦、中国好司机郝旭刚等一批先模典型。创新实施每周“四加一天”工作制给职工更多时间安排生活和培训学习;每年为职工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给驾乘女职工每月生理周期带薪休假1天的照顾;为哺乳期女职工建设了“爱心妈妈小屋”,为单身职工发放“爱心便当”,让内部职工感受到文明创建的成果。

三、打造“交运车厢”教育阵地,积极传播文明新风尚,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

在公交车、长途班线车车体、长途汽车站、公交车枢纽、换乘(场)站等服务窗口,广泛刊播宣传核心价值观、城市文明、道德风尚的文明公益广告和公益宣传片。将1800部温馨校车打造成学生校外的思想道德建设阵地,车厢内设置思想道德、国学经典、海洋科技、绿色环保、学生感言和书画作品等专题图板,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式教育活动。把“道德讲堂”移植到校车车厢,在学生上下学途中开展德育活动,创造了“流动道德讲堂”。目前,流动的 “法制教育课堂”、“安全教育课堂”、“青少年流动书香”、“爱心漂流站”等德育活动又在交运校车中推开,正朝着多方面传播正能量的“流动课堂”健康发展,让24字核心价值观根植青少年心中。

四、打造“诚信交运”服务模式,深化“厚道鲁商”倡树行动,提升文明优质服务水平

积极参与“厚道鲁商”品牌企业争创活动,以班组为单位,在服务窗口开展“怀诚敬之心上岗,把温馨服务做实”活动,通过奖、学、创、评等活动,在员工中养成诚信服务意识和行为。紧密结合服务转型升级工作实际,在公交车、出租车、班线车驾驶员队伍中开展了“开文明车、做文明人、创文明城”为主题的争做“交运好司机”、“诚信好的哥”等活动。在“交运好人”评选设有“诚实守信”一类,对员工中涌现出的拾金不昧、有约必践等诚信服务先进给予现金嘉奖,对突出典型,授予“文明交运人”称号。在集团“温馨巴士”公交车上实施驾乘人员着装、服务礼仪、服务流程、服务标识、服务设施等方面“五星级”标准化,以统一的形象、便民的设施和温馨的服务不断让乘客满意,创建“温馨”特色服务体系,展示了新公交的新形象。

五、打造“交运文化”品牌集群,厚植以情感人的良好企业形象

打造以“情”为核心的交运文化,在全国服务业首创培育出“情满旅途”、“温馨巴士”、“交运”三例“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国首创“品牌集群”模式,以“交运”品牌为统领,容“温馨巴士”、“温馨校车”、“温馨的士”、“温馨驿站”等服务品牌于一体,践行交运服务理念,“交运”品牌以120.15亿元的品牌价值占据中国道路交通行业榜首。开通全国首条“定制公交”,塑造了创新发展、以情感人、文明化人的良好企业形象。















丰富载体内涵  突出行业特色

实现文明创建与服务发展双提升

淄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淄博市工商局将文明创建作为提升履职能力、更好服务全局的重要抓手,健全长效机制,丰富载体内涵,突出行业特色,实现了文明创建与服务发展双提升。

一、健全长效机制,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

(一)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制度化安排。把文明创建纳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列为“一把手”工程。按照“党委引领、专职负责、科室带头、人人参与”的总体思路,抽调专职人员成立文明创建办公室,连年制发《文明创建工作方案》,将创建工作细化分解,融入到业务工作、队伍建设之中,内化为单位共同愿景和干部职工的自觉行为。

(二)严格考核奖惩,实现创建规范化、效能化。将文明创建列为目标管理考核特别加分事项,探索建立以“一书(职位说明书)、一表(考核细则)、一志(工作日志)、一网(绩效考核管理系统)、一公示(实绩公示)”为支撑的绩效考核机制,持续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将“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切实提升创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学习教育,夯实创建基石。强化政治引领,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抓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加强教育培训,连续五年联合厦大、浙大、西南交大等高校组织举办综合素质培训班,提高人员综合素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行业规范和职业规则之中。

二、丰富载体内涵,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和层次

(一)高标准抓好载体建设。高质量办好道德讲堂,积极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选树活动,全市系统涌现出市、区级道德模范等15名,市局承办了淄博市道德讲堂总堂第一讲。大力营造良好创建氛围,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通过楼宇电视、牌匾等加强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深入组织开展家风家训、艰苦创业、孝老爱亲等教育活动,使干部职工时时处处感受到浓厚的创建氛围。广泛开展创建文明执法服务窗口、“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加强网络文明传播,发布微博(博客)2200余条。

(二)多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建红盾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全体干部轮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人人都是志愿者、周周都有服务日的良好态势。积极开展精准扶贫,认真开展“党员进社区志愿我先行”活动。在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帮扶弱势群体。积极开展爱幼助残、慈善捐助、文明交通劝导、捡拾垃圾等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全方位加强工商文化建设。倡导“健康生活、快乐工作”理念,成立多个文体兴趣小组,举办了红盾艺术节,组织开展了原创文艺展演、书画摄影作品展、“我的中国梦”演讲比赛、羽毛(乒乓)球比赛等多项活动,提升干部职工精神境界、培育高尚情操。编纂出版了总字数700余万字的《淄博市工商志丛书》,成为是全省乃至全国工商系统首部市及区县整建制出版的工商志。广泛收集各历史时期图片、实物近千件,建设了300余平米的红盾文化展厅,集中展示发展历程,增强了队伍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

三、突出行业特色,实现文明创建与服务发展双提升

(一)锐意改革,打造“三最”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率先在全省推行企业名称、住所登记改革,破解市场主体发展瓶颈问题。将工商登记事项与16市进行逐一对比,最大限度下放登记管理权限、压缩审批流程和时限,切实做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时限最短,以政务诚信促进改革红利释放,全市工商登记事项“一次或0次跑腿率”达85%以上,市场主体年均增速达15%,成为历史发展最快时期。

(二)品牌强企,提升企业发展质量。以实施商标战略为主线,牵头召开全市品牌建设大会,出台《淄博市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培养推出了周村烧饼、华光陶瓷等一批知名品牌,全市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分别达84件、216件和34件,均居全省前列。实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促进行动,156家市重大项目全面走访、跟踪服务,解决各类问题256个,促进了项目落地达效。专门成立涉企改革指导办公室,开辟“企业股改绿色通道”,为50余家企业解决了股改手续规范、股权纠纷解决方案等问题,2016年登记股份公司33家,全市股份公司总数达336家。

(三)共铸诚信,助推诚信文明淄博建设。推进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切实抓好“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淄博)”平台建设,归集、录入企业信用信息200余万条。牵头22个部门全面开展失信联合惩戒,8000多家失信企业在信贷、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依法予以限制,依法对 106家企业、55名自然人采取市场准入和任职资格限制。制定出台了《淄博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办法》,公示国家级“守重”企业40家,省级287家,市级422家。广泛开展“文明诚信示范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评选表彰活动,1名业户被表彰为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受到了李克强总理亲切接见。积极组织开展“文明诚信市场”创建,全市有11家市场被认定为“山东省文明诚信示范市场”。认真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活动,承办了全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赛,征集优秀公益广告作品1000余件。




















“五环”驱动助推企业文明建设

淄博星辰供水有限公司


淄博星辰供水有限公司大力加强文明创建工作,形成了“文化创新、五环驱动、整体推进”的建设格局,为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文明和谐的发展基础,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一、文化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文明创建有的放矢

公司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创建的文化导向,使企业文明创建工作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生机和活力。注重宣传引导。设计涵盖“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logo,对内、对外积极刊登、发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加强教育培训。在全员培训、党员干部教育、每周一政治学习等培训学习活动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内容,让员工学明白,增进员工认同。融入文化活动。在定期开展的道德讲堂上,让大家谈心得、讲体会,宣讲典型案例;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开展“四德之星”选树活动;组织“中国梦”主题的专题征文、摄影比赛、志愿者活动等,让宣传教育无处不在。

二、保障引领——党建工作“首要化”,打造文明创建团队基础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重点推进“五个强化”,即强化班子学习、领导能力、民主集中制、党风廉政建设和基层班子建设,公司领导班子连续多年被淄川区委评为淄川区优秀班子。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党员集中培训,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学习考核,确保党员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党员佩戴党徽”、党员示范岗、党员“五带头”、党员帮带群众和“争当‘三好’职工、我是党员我先行”等实践活动,引导党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实行了党员积分量化考核和“3+X”党员活动日、支部党建工作百分制考核制度,并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经济工作达标考核,考核情况纳入支部成员和党员个人积分量化管理,调动了党员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推动了公司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建设主线——“三好”员工创建,让文明创建实现目标落地

积极开展争当“三好”员工活动,分别对员工的岗位工作、家庭生活、社会行为方面提出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并通过行之有效的保障、控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三好”创建落到实处。“三好”员工创建,逐步成为大家普遍认同的文明创建核心。健全制度保障。制定《精神文明建设十项规范》、《四个文明》等行为规范,细致全面,操作性强。强化活动引领。定期组织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主题培训、感恩教育等活动,每逢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等,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文化建设内容。广泛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无偿献血、扶贫济困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职工的社会责任感,自觉践行“三好”标准,树立文明形象。保持发展活力。“三好”员工创建内容进行了理论升级和内容具体化,提炼总结了“孝、悌、慈、爱,勤、细、严、学,诚、礼、谦、和”12个字的“三好”道德准则,教育引导职工“孝悌慈爱”,在家庭做一名好成员;“勤细严学”,在单位做一名好职工;“诚礼谦和”,在社会做一名好公民,加强道德引导,争当“三好”员工。

四、创新载体——“情润般阳”品牌创建,让文明创建保持活力

以创新“情润般阳”省级服务名牌为切入点,增强文明创建活力,体现文明创建效果。深入开展“1115”服务,即一条服务热线润般阳、一支义务服务队解民忧、一条龙便民服务进社区、五个一服务措施抓落实。推出“夕阳红”服务,对淄川城区65岁以上孤寡老人、残疾人以及烈军属等特殊人群,组织人员每月一次上门开展义务维修、义务测漏、知识宣传等爱心活动,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受到普遍欢迎。组织开展“市民开放日”,邀请基层用户、市民代表到生产一线,近距离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加强了解,增加沟通。

五、文化支撑——传统文化教育,让文明创建支撑有力

1、营造文化氛围。结合家风、行风建设,将《弟子规》、《论语》、“四维八德”、名人家风家训等内容,精编制作成宣传展板,建设了《弟子规》文化墙、传统文化走廊,使员工抬头可见,随处可读,随机学习,营造了深厚的宣传、学习氛围,也打造了公司重视传统道德、秉承优秀民族文化的“文化企业”形象。

2、加大培训教育。先后开展《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的学习教育,每年一个专题,持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并通过培训测评,确保培训效果。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全员读书阅读活动,组织经典诵读、演讲比赛、征文摄影比赛、向职工赠书等系列活动,引导员工学传统、读经典,提高文化气质和文明修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做星辰“三好”员工蔚然成风。

3、开展“四德”工程建设。深化“四德”工程建设,认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家风家训征集,举办优秀母亲评选,“四讲四做”(讲社会公德,做好公民;讲职业道德,做好职工;讲家庭美德,做好成员;讲个人品德,做有德人)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职工感恩社会、感恩企业、感恩同事、感恩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了干部职工“孝为先,敬为乐,诚为本,和为贵”的企业道德观。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催生税务文明之花

枣庄市国家税务局


枣庄市国税局紧紧围绕“干在实处,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严格管理带好队,控住风险收好税,深化改革站好位”三个基本点,以理想信念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核心,以优化服务为主业,内塑精神树立价值坐标,外树形象引领社会风尚,切实以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税收事业发展,在税收事业发展中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理想信念为根本,夯实文明之基

始终坚持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根基。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大以来各次中央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二是强化党性锻炼。创新活动载体,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忠心对党,真心为民、公心用权、清心律己、用心做事、爱心助人”为内容的“六心”教育活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投身营改增,党员做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员中开展“忆党史 念党恩”征文活动,以基层分局、办税服务厅为阵地,开展“党员先锋岗”争创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品牌引领。精心打造“岗位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旗帜、领导就是榜样”品牌,全方位发力,使“尽责任、当先锋、做表率”逐步深入人心,党建品牌受到全局干部充分认同,品牌效应充分发挥,作为全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典型进行推广。

二、以价值塑造为核心,淬炼文明之魂

针对国税行业特点,坚持内外并重,多措并举,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唱响主旋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一是建设文化国税,打造国税铁军。在全系统弘扬“干在实处,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将中国梦主题教育、道德教育等寓于其中。通过组织“中国梦 税务梦”主题演讲、“好家风 好家训”评选、经典诗歌朗诵会等富有感染力的活动,不断提升个人素养,大力弘扬主流文化。在全系统中持续开展评选“道德模范”、“五好家庭”评选活动,举办“党徽在岗位上闪光”报告会,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全员分级分类分层次培训,推广师带徒-教练式学习模式,开设“国税讲堂”、“文化沙龙”、“跬步学堂”,定期举办案例交流、岗位比武等活动,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二是立足税收阵地,促进社会诚信。建立“税收文化教育基地”,向全市党员干部、共青团员、中小学生宣传税收法规,传承税收历史文化,传播税收现代文明。同时,落实税收信用等级评定制度、税收违法案件黑名单制度,提升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丰富完善社会征信体系。三是坚持小善大爱,投身公益事业。在系统内制定“爱心助人”行动计划,先后组建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先锋队等群众团体,他们走上街头、走进企业、走入社区,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全局“慈心一日捐”累计捐款80多万元,50多名干部当上了“代理妈妈”,大力开展“真情献爱心”、“爱心守护 希望同行”、“九九重阳送温暖”等扶贫救助活动,为失学儿童、灾区人民、困难家庭等献上爱心。选派年轻优秀干部任“第一书记”,组织先进集体结对贫困村、先进个人结对贫困户,助智助力,推动精准扶贫。近年来全系统3名同志被评为“枣庄市道德模范”,一名同志获得“齐鲁最美青年”提名奖。

三、以优化服务为主线,唱响文明之歌

立足窗口行业实际,以“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创建为载体,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积极搭建“四个平台”,使文明风尚在税收服务的主责主业中开花结果。一是搭建立体多元的宣传平台。开通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等智能化平台,搭建了“政策援助中心”、“纳税人网校”、“农民税收文化大院”等新平台,大力实施职能化、贴近式、个性化服务,把服务纳税人“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变成“零距离”。二是搭建便捷高效的服务平台。构建国地税合作新格局,全市所有30个办税服务厅均已实现国地税办税一体通办、全省通办。开通网上税务局和自助办税业务,推行“免填单”服务,一年可降低纳税人报送资料次数10万余次,减少资料和表单22万余份,办理时限比原来平均缩短40%以上。三是搭建良性互动的沟通平台。除继续坚持“局长信箱”、“局领导值班制”外,建立互联网信息互动QQ群、微信群,聘任税情联络员,实现与纳税人之间“听得着”、“看得见”、“面对面”的全方位沟通、实时交互。赢得了纳税人的信任和支持。四是搭建多方约束的监督平台。向纳税人发放《纳税服务监督卡》,公开投诉电话邮箱,通过窗口评价、电话回访、明察暗访等方式强化服务监督。在2016年开展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中,获全省综合第二名,“纳税人之家”等服务举措先后六次被新华社高管信息、内部参考等刊物刊发。










健全机制 创新载体 丰富内涵

扎实推进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山东文隆化轻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文隆化轻建材有限公司是枣庄滕州市一家股份制物资流通企业。近年来,公司秉持一手抓经营管理、一手抓文明创建的理念,坚持把文明单位创建与业务经营、安全生产、党团建设、企业文化等多项工作有机结合。始终把诚信经营作为企业的立身之本,把爱岗敬业作为职工的道德规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拓展企业经营范围,有力提升了职工文明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了文明创建和企业经营“两促进、双丰收”,文明单位成为企业经营的一块金字招牌。

一、健全机制,打造文明创建的主干线

坚持“三个不放松”,着力打造从董事长到管理层再到普通职工的创建主干线,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进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一是组织领导不放松。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制定年度创建计划,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为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制度建设不放松。不断健全完善文明单位建设工作制度,并把制度上墙展示,同时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使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三是宣传教育不放松。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典型,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自觉参与到创建“文明窗口”、“文明班组”,争做“文明员工”等活动中去。

二、创新载体,筑牢文明创建的主阵地

创新四大阵地建设,为提升职工道德品质提供有效平台,为企业发展与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一是不断深化宣讲阵地。突出抓好“道德讲堂”建设,邀请枣庄、滕州两级道德模范举办“诚实守信”主题报告会,组织职工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形式,讲述企业一线员工的感人事迹,通过“学模范”、“诵经典”、“谈感悟”等规范流程引导广大职工崇德向善,弘扬诚实守信正能量。二是重点打造车间阵地。大力推进“四个一”建设,即打造一条文化廊、建立一处宣传栏、办好一块黑板报、设置一个四德榜,各车间、班组、部位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利用“四个一”宣传道德模范,宣传中国好人,宣传最美人物,宣传每个季度以来发生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三是全面建设日常阵地。从改善干部职工日常工作生活环境入手,着力用优美文明的环境影响人、熏陶人、塑造人。公司多次对办公楼、车间、食堂进行美化、亮化、绿化,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讲文明树新风等公益宣传。对“全国职工书屋”、“文化展室”、“史志展室”、“雷锋展室”等文化阵地进行了改造提升。设立LED大屏、编发内部简报,提炼企业精神,创作企业歌,目前山东文隆报已连续出版400多期。四是有效利用网络阵地。在公司网站设立网上“善行义举榜”,建立了“文明文隆”微信公众号,全面介绍公司评选的优秀职工和“善行义举”、好人好事。在职工中建立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小组,积极开展网络传播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职工运用“微信、论坛、QQ 群”等多种形式,传播核心价值理念、传播文明风尚,营造文明网络氛围。

三、丰富内涵,唱响文明创建的主旋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单位创建的主旋律。公司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努力把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一是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注重职工文明养成教育,大力提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开展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等活动,积极参与“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厚道鲁商”三级联创活动,营造文明诚信经营良好氛围。二是深入推进“四德”教育。深化“四德”工程建设,连续十年举办职业道德“双十佳”和“贤内助”评选活动。继承发扬优良革命传统,筹建“雷锋展室”,收藏展示雷锋图片213张、实物35件,成为提升员工境界的永久思想教育课堂和公司精神文明创建的品牌。三是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组织职工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救助孤残人士、保护自然环境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开展清明祭英烈、端午节包粽子、中秋猜谜、重阳敬老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争创“巾帼创业先锋岗”、“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丰富职工生活,陶冶职工情操,鼓舞工作干劲。四是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组织参与“慈善一日捐”“帮包扶助”“城乡结对帮扶”等活动,通过各种形式共向社会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400多万元。


















突出规范管理 强化品牌理念

扎实推进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东营市国土资源局


近年来,东营市国土资源局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全局工作的重要支撑,着力在规范管理、创新突破、优质服务上下功夫,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的相互促进、融合发展,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夯实文明单位创建基础

局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始终将其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确定具体措施和责任落实,科学组织,常抓不懈,全力推进。一是完善领导责任机制。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局、分局也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全系统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各单位具体抓,全局协调一致,系统上下联动、干部人人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二是健全思想教育机制。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通过专家辅导、举办培训班等形式,提升干部思想素质。三是强化督查检查机制。建立完善创建工作责任制,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列入年度考核目标责任书,明确创建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实行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健全日常调度、信息反馈、情况通报等制度,强化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确保文明创建取得实效。

二、突出规范管理,深化“情注热土·心田相连”工作理念

以提升机关规范化管理水平为切入点,优化提升机关制度、工作流程,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情注热土·心田相连”理念已成为国土人的普遍共识。重点抓了“三化”建设:一是制度化。以建设全市机关规范化管理工作试点单位为契机,围绕议事决策、重大事项管理、便民服务、工作纪律和廉政建设五个部分,建立完善制度83项,确保了机关各项工作有章可循、高效运行。修订完善《“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完善决策范围、从严规范决策程序。实行阳光审批,国土资源所有审批事项都实现内部会审、集体决策。建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市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土地供应、年度计划指标分配等重大项目,均提交市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研究决定,提升了决策层次和水平。二是流程化。按照“工作有程序、程序有控制、控制有标准”和“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司之职、时有限定之期”的要求,对每个科室、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法定权限和运行流程进行梳理,绘制了流程图,做到定岗、定职责、定标准、定权限。对便民服务事项,详细列明申请材料、办理程序、承诺办理期限等,让办事群众一目了然,既规范了审批,又方便了群众。三是信息化。启动实施国土资源工作全业务、全流程模式,所有业务审批、公文运转、综合事务等纳入政务办公系统,并实现在平板、手机等移动办公,同时市、县、乡三级国土部门视频互联互通,办公用品申领、请休假等综合事务均网上运行,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办公成本。建立日常工作督导和综合督查考核系统,对中央八项规定等制度执行、重点工作等进行常态化督查,有力促进了工作开展。

三、突出优质服务,永葆国土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认真履行“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三大职责,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展现国土资源部门务实高效的作风和干部职工心系群众的境界。一是全面推进土地整治精准扶贫。明确土地整治扶贫导向,在对省定扶贫村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的基础上,扩大土地整治项目的覆盖面。本着突出重点、辐射周边的扶贫思路,启动实施西黄河故道土地开发项目。二是国土资源工作机制创新实现新突破。开展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全市统一的国土资源网上交易,实行交易平台、数据信息、竞买方式、身份认证、交易程序五统一,竞买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所有手续公平公正参与竞买。目前,市级土地登记内外网一体化系统正结合不动产登记系统升级改造进行完善,将逐步实现在互联网上“轻点鼠标”即可办理土地证,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三是国土资源部门形象提升实现新突破。坚持以素质促服务,以服务树形象,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深入推行“一线工作法”和“五个一”联系服务活动,开展结对帮扶共建活动,切实关注民生和企业发展,积极为群众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突出特色 打造亮点

稳步推进文明单位创建

             国网东营供电公司

 

近年来,国网东营供电公司以创建文明单位为契机,结合自身特点,将文明创建要求深度嵌入到中心管理工作、服务工作、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中,文明单位创建取得较好成效。

一、持续深化“海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有声有色

2011年以来,公司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启动“海蓬行动”。市县公司2000余名员工全部参与,广泛开展“三尽三联四助”活动,在家庭尽孝、在公司尽心、在社会尽责;党委联系企业客户、党支部联系贫困户、班组联系困难学生;“爱心助残”、“扶贫助困”、“尊老助老”、“金秋助学”,注册成立海蓬志愿者服务总队,相继开展了“反哺馈源”募捐、“呵护母亲河、人人当卫士”、“情系农民工”安全用电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连续17年开展“海蓬行动”新春送温暖活动,累计帮扶全市困难家庭5280户,捐款120余万元。涌现出了连续15年无偿献血1.82万毫升当选“感动东营十大好人”“东营最美职工”的韩冬、匿名帮扶困难学生4年直到其考上大学的高立明、带动同事为西藏贫困儿童捐赠千件御寒衣物的张新玲、争当市福利院孤残儿童“爱心妈妈”的营销部女职工集体等许多先进典型,“海蓬行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有效彰显了国企责任形象,充分发挥了文明单位的示范表率作用。公司先后荣获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市“十佳送温暖集体”等荣誉称号。

二、实施员工健康管理,夯实文明单位创建基础

公司深入实施职工健康关爱工程,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文明创建工作夯实坚实的基础。围绕员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维度”,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心理、健康体检、健康生活、健康保护、慢病管理“六项行动”,全面加强员工健康管理;高标准建设员工诉求服务中心,以工作诉求、生活诉求、心理诉求、个人发展诉求、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统一受理、集中办事,上下联动、限时办结,做到员工诉求“零障碍”、扶困解难“零缝隙”、人文关怀“零距离”;立足公司EAP服务站,推广心理健康辅导、健身咨询、合理膳食、大数据分析等服务项目,面向全体职工开通“星期三心理健康俱乐部”微信群和24小时心理健康热线,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开展沙盘辅导培训,积极推广心理检测系统,及时了解员工心理动态;举办职工运动会、篮球足球等四大联赛、“健康关爱和谐共赢”健步行、“赞劳模·颂青春”青年风采展示、“含英咀华心向光明”经典诵读、“先锋引领·卓越争先”职工大合唱等文体活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围绕办公环境、院落环境、设备环境、安保环境、住宿环境、施工环境等六个方面实施卓越环境优化行动,着力打造整洁舒适、规范有序的生产办公和生活环境。

三、丰富卓越文化实践,推动思想道德建设

公司始终关注干部员工的思想品德塑造,推动企业与员工同进步、共发展。策划开展了“感恩·聚力·争先”主题行动,引导员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践行“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开展“我的班组我的家”主题活动,推行“十分钟文化讲堂”和“道德讲堂”,推广“文化随身带”和“文化微讲堂”,广泛开展交流式、小微化宣讲;深化“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国网人岗位实践,编撰典型人物事迹汇编,完善先进典型“信息储备库”,组织“劳动模范”、“十大杰出青年”等先进典型选树宣传;开展“我的班组我的家”演讲比赛、“我的老班长”故事征集、全家福摄影展等活动。以行为规范、制度执行、作风养成、典型培育、环境建设、实践创新为主要内容,指导各班组和供电所开展特色文化实践,积极创建企业文化示范点。变电运维一班构建“智慧运维”特色化模式,系统总结“标准化运维秘笈”等典型经验做法,引导员工将企业文化植入日常工作和个人言行。变电检修二班实施“四精一锐”落地模式,打造变电检修精锐团队。配电抢修班开展“新理念”“馨体验”“心服务”系列主题工程,打造配网抢修的东营服务模式。县区公司涌现出垦利永安供电所等一大批星级供电所和基层班组典型。

四、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履行文明单位社会责任

公司充分认识文明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头做好各项创建工作,认真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诚信品牌,以自身良好形象做表率。开展“三亮三比”活动,推行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奉献日,深化“客户导向型大服务”机制落地应用,开展服务“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促转型惠民生亮彩虹”十大行动,扩大互联网+供电服务覆盖,加快推广掌上电力、电e宝等线上服务方式,电子化服务渠道覆盖超过35万户,40%营销业务实现自助办理,在全市15个工业园区设置21个专属客户经理,对全市77个省市重点项目实施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保证了东营市一中等重点项目及时用电。启动配农网大整治、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阳光扶贫行动”等专项工程,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458公里、配变1430台,消除“低电压”1800余户,启动970各机井台区和146个中心村及60个贫困村电网改造任务。开展送安全进社区、企业、校园、乡村等“安全四进”活动,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期间,针对东营地区高危企业开展客户设备大排查和“暑期送安全”活动,部署107个工作组开展5轮隐患排查,发现并消除各类隐患1869项。







践行核心价值观 汇聚发展正能量

以文明创建之行履实公路行业之责

烟台市公路管理局

    烟台市公路管理局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线,以“修德做好人、修路出精品”的“双修”工程为抓手,以学习型公路建设、道德讲堂建设、志愿服务等工作为载体,在创新职工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公路事业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效。该局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还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敬老文明号、中华孝德文化建设模范单位、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一是坚持文化引领,以核心价值观塑发展之“魂”。弘扬优良传统,开展传统文化学习。将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实践作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切入点,为全局每人发放一套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资料,实行“固定日”学习制度,邀请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采取制作道德文化电脑屏保、编发道德暨廉政短信、制作传统文化仪容镜等多种形式营造学习氛围,广泛开展“四个一”感恩父母、“311”感恩社会等文化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职工的文化素养,增进了文化认同,坚定了文化自信。注重价值引领,打造公路文化品牌。将品牌创建作为促进文化提升的抓手,积极倡树“与道同行、以德筑路”文化理念,研讨确立“大道为公、路畅胶东”烟台公路文化品牌,并从业务工作、局属单位、基层站所三个层面构建文化“金字塔”,组织编辑《在路上》、《道可道》、《迷彩行动》等公路文化系列丛书,有力提升了文化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大道为公、路畅胶东”荣获烟台市十大文化品牌。突出特色打造,增强基层文化活力。深入开展“文化创新年”活动,组织评选文化创新项目和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从业务工作、局属单位和基层站所三个层面构筑文化“金字塔”,形成“一路开拓”工程建设等30多项业务子品牌,涌现出“仙境通衢”26个基层文化创新项目,使每个集体、每名职工都融入了文化实践,积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打造“精神高地”,以核心价值观聚发展之“慧”。深入实施“堡垒计划”。以增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日、周五固定学习日等学习制度,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学习,党员责任意识不断增强。扎实开展理论宣讲。认真履行全省理论宣教基地职能,建立了领导讲、专家讲、骨干讲、模范讲、职工讲、阵地讲的“六讲”立体宣讲格局,广泛开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理论宣讲工作,探索运用QQ群、博客、微博、微信等方式搭建理论宣讲阵地,取得了人人参与、广泛受益的良好成效,在省、市理论宣讲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着力建设“书香公路”。积极开展经典诵读、征文演讲、网络学习等“书香公路”职工读书学习活动,建好用好图书室、“学习园地”等精神文化“储蓄池”,搭建《烟台公路报》等学习交流阵地,在烟台公路门户网设立“职工电子书屋”,开展赠书读书文化活动,成立职工书画摄影协会,不断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创新实施“迷彩行动”。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组织举办“迷彩行动”干部综合培训班,聘请部队教官实行全封闭、半军事化管理,选聘高层次专家学者授课,开设“科长论坛”和“基层论坛”,并采用军训、拓展训练、道德讲堂等多种形式增强培训吸引力和实效性,目前共举办“迷彩行动”综合培训班10期,参训人员达1000多人次,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注重学行结合,以核心价值观履发展之“责”。以道德讲堂激发“心”动力。将道德讲堂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全局设立1个主讲堂和21个分讲堂,探索建立“6+1”活动模式,研讨确立“孝道与感恩”、“与道同行”等道德讲堂活动主题80余个,组织评选“十大公路榜样”、“十大孝子”等道德典型,创新“联席”、“共建”、“连亲”等长效机制,全系统累计开展道德讲堂活动900多场次,参与人数达50000余人次,被烟台市确定为道德总讲堂。以志愿服务传播新风尚。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广泛组织开展“一路有爱”志愿服务工作,在全局建立“4+N”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建立“善德银行”志愿服务账簿、志愿者“善德帐户”和星级认定制度,设立志愿服务“局长奖”,全局现有注册志愿者700余人,常规志愿者近1500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达6000多场次,中央文明办《精神文明建设》刊发了烟台公路志愿服务工作经验。以岗位实践提升新业绩。牢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职责,积极开展通行费征收、筑养路机械操作等“‘侠’路相逢”技能竞赛和“赢在路上”劳动竞赛,鼓励职工技术创新、管理创效、质量创优,取得“全国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劳动竞赛优质工程奖”等成果,全市国省干线管养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全省前列。














擦亮文明窗口  创建文明公交

烟台公交集团


烟台公交集团以服务民生为已任,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市民出行提供优质服务,实现了企业跨越式发展、社会效益稳步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以“四项举措”为抓手,提升文明创建新内涵

(一)加强思想引导,提升员工队伍素质。坚持“三会一课”党组织生活制度,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增强党员政治素质。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培训和业务技能竞赛,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安康杯”劳动竞赛、“五小活动”等业务技能竞赛,为文明行业创建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思想保证。

(二)培养典型示范,带动整体推进。按照“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党员示范岗”“ 党员传帮带”“文明线路”“金牌驾驶员”“公交好人”等系列创先争优活动,不断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激励职工岗位创优,在全公司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三)实施公益广告覆盖工程,提升城市文明新高度。设计制作“两学一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体裁的公益广告2000余幅,对公交车、出租车车厢显示屏全覆盖,打造出了观海路、滨海路公交站亭“公益两条街”,其它市区道路公交站亭覆盖率达到30%,让市民在候乘间隙潜移默化感受文化熏陶,彰显了文明城市的人文素养,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四)开设“道德讲堂”,打造流动教育阵地。“道德讲堂”为阵地,积极推广公交好人群体的模范带动作用,引导干部职工崇德向善。同时,将道德讲堂融入公交车厢文化建设,以公交车厢显示屏、车厢刊板为载体增设了《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内容刊板,使“十米车厢”真正成为传文明、提素质、促和谐的窗口。

二、以打造特色品牌为重点,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

烟台公交集团立足企业实际,秉持“承载城市文明、铸造公交优秀”的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窗口行业文明示范作用,不断开拓文明创建新渠道、新途径,形成文明共建的良好局面。

    (一)立足公交实际,创树公交志愿服务品牌。充分发挥公交窗口的文明引领和载体作用,开展了文明引领志愿服务活动。成立“文明礼让、排队乘车”文明志愿引导员队伍,每天早晚客流高峰时间到市区各大站点,引导市民文明乘车、排队礼让和驾驶员规范安全行车,为市民提供乘车咨询。目前,人均志愿服务1208小时,累计服务时间24万小时。开展“为文明点赞、向不文明交通行为说不,礼让斑马线”文明引导活动。制定了“礼让斑马线321操作法”,并拍摄成宣传片,指导规范驾驶员操作,同时采取将“礼让斑马线”与服务质量考核挂钩的方式,使“礼让斑马线”要求实现“刚性化”,公交车带头礼让行人,私家车自觉参与,引领港城交通文明新风尚。       

(二)拓展服务内涵、打造“阳光巴士”品牌战略。结合文明烟台的创建特色,着力打造了一批公交特色的创建品牌。例如,开展“青春109”品牌线路创建,深度挖掘提炼了109路排队乘车现象,“最美公交大叔”王连杰文明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并多次受邀大学生讲“人生课”,以及学生为109路驾驶员开设“行走的英语”讲座等一系列文明创建亮点。市文明办将其作为提升市民公共文明素养、养成文明出行良好习惯的典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

三、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提升民生公交服务体系建设

公交集团将创建文明行业自觉融入服务保障城市经济发展,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构建经济高效、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体系。

(一)听取民声,接受社会公开监督。定期召开乘客代表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问卷调查表及走进电台网站直播间与乘客交流、征集意见等方式,广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更好地改进工作;实行企业职工挂牌上岗、营运驾驶员持证上岗,向社会公开承诺服务规范内容,开通“2917999服务热线”,24小时接听市民投诉及意见建议,并做到3个工作日之内给乘客答复,投诉落实处结率达100%,乘客满意度达98%。

(二)优化服务,推动公共交通惠民利民。坚持实施65周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现役军人等6种特殊群体免费乘坐公交车,60-64周岁老年人半价乘车政策,每年承担费用达4500万元。延伸出租车“拥军车队”、“雷锋车队”、“爱心车队”服务内涵,多年来坚持为现役军人、高考学生提供免费乘车服务,参与各项爱心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三)节能环保,凸现绿色公交优势。坚持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先后投资4亿余元更新了981台低碳环保天然气公交车、171台混合动力和600台纯电动公交车,淘汰高耗落后车辆675台,提升了车辆档次和城市形象,满足了市民绿色出行需求。

(四)科技助力,全面建成服务乘客智能系统。开通了“烟台微公交”公众号,通过微信即时发布运营信息、线网调整、失物招领、好人好事等,传播诚信文明正能量,目前公众号关注量达10万人,发布信息3000余条,有效拓宽了公交与社会沟通渠道,带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深入开展“三建三立”

争做文明单位创建排头兵

潍坊市国家税务局


近年来,潍坊市国税局将文明单位创建摆到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明确提出“重要会议必议、基层调研必问、年终述职必答”的文明创建“三必须”,深入开展以“建文明之师、立文明之本,建文明标尺、立文明之信,建文明高地、立文明之帜”为主要内容的“三建三立”活动,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取得丰硕成果。

一、建阳光活力的文明之师,立文明之本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文明创建理念,夯实文明创建的人文基础,着力打造一支国税铁军、文明之师。

一是全方位拓展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国税大讲堂”、“道德课堂”、国税文化展厅等教育阵地,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持续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利用内外网站、微信微博等信息化载体开辟网络教育园地,积极开展名师名课、在线培训、全员阅读、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活动,共组织“道德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等主题讲座、座谈140余场次,与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联合举办“我与中国梦”演讲比赛、“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使广大干部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渲染和熏陶中,有效增强文明自信和文明自觉。

二是全覆盖提升干部素质。坚持人才强税战略,定期组织领导干部读书班、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专家讲座、人人为师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开展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为文明创建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三是全天候树起文明新风。深入开展正风肃纪,狠抓平时养成,强化班子带动、典型示范、制度执行和内部管理。市县两级主要领导积极参加“政风行风在线”、“行风面对面”等活动。建立包括特邀监察员、社会义务监督员在内的行风监督网络,强化明察暗访和作风纪律整顿,将“慵懒散浮”等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征集优秀“家训、家规、家风、家教”,评选“文明家庭”,带动党风、政风、行风持续改进。

二、建同文共轨的文明标尺,立文明之信

将文明创建融入税收服务、执法、管理等各个方面,建立同文共轨的文明规范,推动文明创建落地生根。

一是建立文明服务规范。将文明服务理念融入纳税服务,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全市17个办税服务厅内导税咨询区、办税服务区、休息驿站区、“纳税人之家”等设置齐全,电子屏全天滚动播出文明宣传内容。同时,优化服务作风和服务礼仪,严格落实“微笑服务”、“首问负责”等服务制度,服务人员始终保持热情洋溢的精神风貌。

二是建立文明执法规范。将文明执法理念融入依法治税,推动“法治、公平、文明、效率”的治税理念落地。以“法治国税示范基地”创建为抓手,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业楷模。在防止出现随意执法、渎职枉法等行为的同时,也使执法工作不但符合程序正义、符合党纪国法,更加符合文明创建的基本要求。

三是建立文明管理规范。将文明管理理念嵌入融入日常管理,实现制度约束与文明引领“双向发力”。精心打造“国税文化”一厅、一廊、一室,使文明氛围四处充溢。市局和12个县市区局被评为“省级、市级花园式单位”。将遵守纪律、优化作风、端正行为作为文明创建的基本遵循,充分发挥绩效管理总抓手的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作用,推动制度管理、强制管理逐步转变为文化管理、自觉遵从,使文明创建工作凝心聚力、敦风化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三、建和谐相融的文明高地,立文明之帜

以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切实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社会站位,树立文明旗帜。

一是以主题活动为着力点激发活力。积极开展富有国税特色的节日主题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国税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广泛开展“悦读悦动”活动,举办主题征文比赛,评选读书明星。坚持以党建促创建、以党建带群建,积极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党旗接力等活动;依托兴趣小组定期开展绿色骑行、唱红歌、体育比赛等,举办“文化微故事”主题摄影大赛,充分调动干部参与文化创作的积极性,在全市各类文体活动中屡创佳绩。

二是以履行责任为切入点提升站位。积极践行“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财力保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全系统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超过80%,主动投身“慈心一日捐”、“爱心献春蕾”、“阳光助学”等公益活动。开展“包村联户”、“结对共建”活动,经常性地深入企业、社区开展“携手•圆梦系列巡访”等活动,为群众送服务、解难题、惠民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三是以典型带动为落脚点引领正气。大力开展“感动国税”十佳人物、“潍坊国税楷模”、“最美国税人”、“榜样就在身边”等评先树优活动,全市国税系统共有39名干部荣获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通过典型引领,带动整个队伍呈现出人人争先、积极向上的良好风貌,推动文明创建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创新“1234”工作架构

建设具有更高文明素质的和谐企业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创新“1234”工作架构,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连续23年保持山东省文明单位称号,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一、列为“一把手”工程,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高效推进。一是抓组织领导。把文明单位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党政一把手亲自部署,创建活动领导小组按月统筹安排,党群部门每周进行协调调度,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推进。二是抓制度建设。修订完善公司《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办法》,与基层单位和9个县供电公司层层签订《党建、精神明文建设及稳定工作责任状》,做到创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三是抓载体创新。把文明单位创建与电网建设、文化实践、文明城市创建等紧密结合,组织开展“青春建功特高压”、“善小·圆梦”结对助学、文明伴我行等载体活动,调动了广大员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四是抓宣传推介。充分利用行业内外媒体,大力宣传基层单位创建活动的特色经验和做法,每年在地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精神文明建设稿件200余篇,营造了浓厚的创建氛围。

二、深化“两个转变”,建设一流电网和一流企业。转变电网发展方式,以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为目标,全力推进“特高压入潍”,“十三五”期间建设“三交三直”6项特高压工程,被誉为“潍坊速度”。转变公司发展方式。落实国企央企改革举措,按照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方向,完成“三集五大”(人财物集约化、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建设,完成县供电企业改革改制,公司综合实力快速增长。

三、全面从严治党,为文明单位创建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坚持思想建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将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深化“四好”领导班子创建,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均做到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四是推进党建创新。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组织党建“小指标”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党支部书记“四到位”管理,连续三年夺得省电力公司“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第一名,荣获国家电网公司金牌共产党员服务队称号。

四、创品牌搭平台,建设卓越企业文化。一是培育“两个品牌”。打造“善小·潍电义工”道德品牌,推进“善小·阳光100”服务品牌建设,开展用电宣讲、结对助学、扶危济困、文明倡导等四类公益项目。二是打造“三个平台”。建设创新工作室38个,建成全省首个“许振超班组”,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亲临现场指导并揭牌。大力推进典型选树,坚持每年举办劳模表彰宣讲会,先后涌现出3位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6位中国好人、7位山东好人、17位潍坊好人等先进典型。

五、坚持人才强企,建设高素质干部员工队伍。坚持人才强企,加强人力集约化,认真落实“三定三考”,持续加大“上挂下派”力度,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4人荣获“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33人入选国家电网公司级优秀人才,6人入选省电力公司级领军人才,目前公司拥有“四级四类”人才273人,人才数量居全省地市公司首位。推动青年成长成才。连续三届进行公司团委委员公推直选,建立推优入党、推优荐才、优秀团干部进党支委等工作机制。

六、深化民主管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一是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每年开展职工代表巡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保障职工民主权利,公司荣获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称号。二是引导职工建功立业。举办公司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提升素质、巾帼建功”女职工征文和先进事迹宣传活动,营造了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浓厚氛围。三是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高质量建成史迹馆和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举办公司文化体育节和职工运动会,举行足球、篮球、羽毛球比赛等活动,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称号。推进人力资源健康管理,实现市县公司员工健康体检全覆盖。四是关心关爱老同志。持续加强离退休党建和支部建设,组织开展“善小·微霞”公益活动,公司离退休党总支被表彰为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七、提升供电优质服务,忠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建立客户导向型“大服务”机制,在中国食品谷等大型园区建成“门对门”服务办公室,为项目上电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服务新能源并网,累计并网接入分布式发电项目2244个,光伏、风力发电量分居全省第1、第2位。忠实履行社会责任。扎实做好春节保供电工作,连续四年实现“台区零停电、服务零投诉、设备零事故”目标。累计投入210余万元,对口潍坊市峡山区刘家埠村精准扶贫,得到当地政府和百姓赞誉。圆满完成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鲁台经贸洽谈会、寿光蔬菜博览会等重大活动保电任务,连续14年荣获全市行风测评第一名。










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

努力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济宁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济宁市交通运输局坚持立足民生抓创建,深化创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将单位创建向行业创建延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著显成效,行业文明单位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一、构建“五个机制”,全面提升全行业创建整体水平

一是构建组织领导机制。坚持把文明创建贯穿于交通运输的全过程,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设置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开展工作。二是构建目标责任工作机制。制定创建计划,召开文明行业创建工作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和推进,以签订责任状的形式,将创建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分管领导、业务科室和直属单位,使行业文明创建工作有规可循,有标准可依,有目标可赶。三是构建学习教育培训保障机制。注重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将全市构筑交通运输体系专题培训班纳入市委组织部高端人才专题培训班次,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县市区领导干部赴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参加培训。四是构建政风行风的监督督导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若干规定》,全员签订《交通工作人员作风建设承诺书》,成立了干部作风督导组,每周对工作作风进行不少于3次督导。组织开展行风监督员进机关、群众代表进机关、服务对象进机关、机关干部进农户、进社区“五进”活动,面对面征求意见建议,提升了为民服务意识。五是构建合力推进机制。由局文明办牵头组织,各业务科室、局属各单位密切配合,建立健全了会议研究、汇报交流、现场观摩、动态管理、年终督查等制度,形成创建工作整体合力。

二、夯实“六个”基础,大力营造和谐共进的创建氛围

一是夯实创建工作的基层基础。制定了《济宁市交通运输行业干部职工文明礼仪考核办法》,连续多年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科室”“文明职工”、“文明标兵”等创建活动,将创建活动深入到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个层面。二是夯实诚信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的工作基础。加强全系统的社会信誉体系建设,对汽车维修企业、客运企业、出租公交、公路、港航建设施工企业,每年开展2次质量信誉评估,建立“黑名单”制度,推动了服务质量和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大力开展“诚信出租车”、“文明公交线路”评选活动,并公布监督电话进行动态监管,教育引导广大驾乘人员文明出行,诚信经营、遵章驾驶。三是夯实上下联动的共同参与基础。开展以实施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和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为主题的“四化管理创一流•两保两树展文明”活动。大力实施文明出行专项行动,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倡树文明交通出行的理念,提升文明出行影响力。四是突出文化孕育引领,夯实道德思想基础。积极开展道德讲堂、国学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等活动,通过优秀传统文化和新的思想理念来滋养干部职工的心灵、陶冶全体从业人员的情操,促进了全系统行政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的蓬勃发展。五是注重典型引路,夯实道德实践基础。连续多年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最美交通人”、“凡人善举•一路有爱”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慈善捐助、助人解困,树立起良好的交通运输形象。六是创新活动载体,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在全行业开展“十佳文明示范窗口、十佳文明服务标兵”等评比活动,先后推出“济宁交通•和谐畅通”“文明公路与你同行”“情满运河•温馨济宁”“情系万里•德行天下”等服务品牌,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三、把握“三点联动”,全力增强提质增效的发展态势

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将文明建设工作贯穿和服务于交通运输工作的全过程,使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提质增效的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目标,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是把握创建工作的切入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创建工作中,切实找准与交通运输工作的切入点,以创建促发展,以发展聚实力,大大推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全市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6.21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全市将实施交通重点项目35个,涉及总投资达390亿元。二是把握创建工作的着力点,推进民生保障工程建设。把文明创建的成果转化到为民利民上,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全市所有符合条件的5049个行政村实现了农村道路“户户通全覆盖。济宁五区65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乘公交,60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了半价乘公交。全市乡镇公交通达率达到92%,行政村公交覆盖率达到84.3%,初步形成了城区、城际、城乡三级公交网络。三是把握创建工作的结合点,推进行业管理深入开展。在创建工作中,注重将创建工作寓于行业管理之中,以创建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不断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力。近年来,我局先后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管理执法评议先进单位;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平安交通建设示范单位,被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授予2011—2015年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互促共进

着力实现科技型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济宁金水科技有限公司


济宁金水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智能计量仪表、二次供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及相关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多年来,公司坚持两个文明互促共进理念,致力创新突破、价值引领,以文明单位创建为总抓手,不断增强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文明进取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公司两个文明建设注入了勃勃生机。

一、以机制建设为立足点,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创建长效机制。一是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成立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小组成员人力行政部等八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和落实工作。二是建立层层负责机制。主管部门对党政领导负责,各部室对主管部门负责,部门成员对本部门负责,形成了从上至下、逐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车间及每个人,实现了思想认识、人员配置、资金保障、责任落实四到位三是建立目标管理机制。照文明单位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年初制定年度文明单位创建规划,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并通过领导成员分工、党政工团部门、党小组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党支部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干部职工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为文明单位的创建提供组织保障。四是建立督导考核机制。严抓责任落实,建立完整的考核机制。每月对照年度制定的文明单位创建规划,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考核,在月度调度会上专题研究文明单位的创建事项。

二、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着力点,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道德风尚。不断强化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干部职工创建文明单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了和谐向上的文明创建氛围。一是加强规范守则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编写了《金水公司员工守则》《金水公司员工文明礼仪规范》,引导职工勤勉敬业、诚实守信、关爱社会。二是搭建学习平台。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抓手,开展与书香为伴,与企业同行系列活动,组建了员工图书阅览室,设置了员工培训室,组织了共读一本好书,共享一份收获共读一本好书,找回工作中的动力和激情金水读书一家人读书会等读书活动。三是实施行动学习工程。采取专题学习、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先进精神育人铸魂,凝聚科学发展合力。四是建立长效培训机制。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和员工需求,建立了内培外训、年度和年内不同时段、全员全体和定点定向相结合的长效培训机制。鼓励干部职工深造学习,外派5名中层干部参加海纳管理学院和浙江大学研修班,并通过分享学习会形式将所学知识即时复盘、分享和实施落地,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扎实开展创建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规范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几年来,公司着眼提高员工文明素质,定期开展企业道德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先后组织本公司先进工作者孔生、胡桂苓、王敏等同志事迹宣讲,通过职工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二是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公司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进社区、入街巷时机,持续开展关注弱势群体、无偿献血、慈善一日捐等志愿服务活动。推行志愿服务回馈机制,按照志愿服务的次数、时长、质量评价进行积分,纳入绩效考核,同时作为接受公司培训教育资格的优先条件。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全体员工开展以我爱我家,家庭美德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根据发生在生产、生活中体现文明行为的典型事迹适时开展遵守社会公德,提高个人品德的大讨论,为一步提高员工的文明素质,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成立了金水公司羽毛球协会,积极开展举办员工运动会、职工健步走比赛、球类比赛及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节日庆祝等系列活动。

四、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中心点,强化企业管理,促进生产经营提升。一是大力培育企业文化品牌。公司坚持担社会责任、促企业发展、求和谐共赢理念,梳理构建企业文化体系,搭建起集精神、制度与行为文化于一体的企业文化架构。灵活运用名言警句、漫画、公益广告、互动分享等形式,在办公楼、各部门、各车间充分展示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通过视觉的冲击让员工随时随地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的存在。二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严格开展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为内容的5S活动,实现将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管理。三是全力打造花园式工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金水公司将把节能环保、绿色发展列入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制定环境建设规划,积极改善厂区环境,种植大面积绿化草坪,并做到员工人手绿植一盆,实现从室内到室外全面绿化。














文明建设强服务 创先争优促发展

泰安市高铁新区建设发展中心


泰安市高铁新区建设发展中心把文明单位创建作为统筹全面工作的总抓手,有力促进了中心各项工作上水平,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单位验收。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思想素质,为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成立文明单位创建领导小组,明确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和要求,确保创建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营造浓厚创建氛围。建立职业道德、干事创业和廉政文化长廊,让干部职工时时接受思想洗礼,严守道德红线,激励干事创业。开展“道德讲堂”,提升个人素养。不断完善“道德讲堂”建设标准、规范活动流程,多方式、创新性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辟空中“道德讲堂”。不定期选取全国、省市道德标兵事迹、道德歌曲、经典道德语录、身边的道德故事和道德点评,通过微信公众号传递道德力量,传播文明新风。开辟“红色道德讲堂”,利用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身边先进典型,开设“我身边的道德讲堂”, 评议推选10位道德标兵现身说法,谈自己在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等方面的做法和感受,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人,身边事,来教育身边人。

二、开展富多彩创建活动,以活动促成效,全面提升文明单位创建质量

积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人人争做文明使者、争当泰山先锋,依托“金牛志愿服务队”平台,围绕“一点、一带、三区”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一点”即泰安高铁站。每逢重大节假日,在高铁站为来往旅客讲解泰安的风土人情、著名景点,为他们提供最温馨的帮助。“一带”即泮河沿线。定期进入泮河景区开展“沿河牵手志愿服务,共护绿色家园”活动,进行环境卫生整治、法律法规宣传等活动,较好地保证了泮河风景区的常绿、常青、常新。“三区”即校区、工区、社区。每年分两次到各社区、英雄山高中、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法律法规宣讲、未成年人如何自我保护等常识。定期去施工建设一线开展慰问,在叮嘱工人做好工程质量的同时,为他们送上防暑降温等药品物资,极大激励了工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区的建设。截止目前,已开展金牛志愿服务活动30余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全力以赴做好创城工作,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增彩添色

足工作实际,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加强新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新购置清扫车80辆、洒水车4辆、清运车6辆,环卫队伍达80余人,实行区域保洁包保作业。每天对各主次干道定时进行洒水降尘;进行夏季灭蚊蝇行动,专门购置两辆大型喷药车、两台人力喷洒车,每隔5天进行一次喷洒。对区内的主次干道、桥梁、泵站、河道等每天定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片区设施完好、正常使用。先后组织开展片区基础设施专项清理活动、组织开展“除陋习、治六乱”百日整治活动,共组织了80多次联合执法行动,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违章建筑强力进行拆除,有效地维护了城市秩序。

四、扎实履行职责,以文明创建促进业务工作上水平

省级文明单位的创建,极大促进了各项工作上水平。在完成拆迁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基础设施优先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优先发展”的思路,大规模进行道路、水、电、气、暖、绿化、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学校、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完善城市功能,拉动泰城西部发展。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高铁新区改造建设工作已经取得实质性成果,城市发展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新区面貌焕然一新。






打造泰山百合服务品牌

争当泰城最美文明窗口

泰安市公共交通公司

泰安市公共交通公司创新“泰山松石文化”系统,打造“泰山百合”文明服务品牌,全面提升文明程度,实现了公交事业持续跨越性发展。

一、创新行业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把创新企业文化作为新时期文明创建工作的突破口,着眼公交管理实践与发展需要,将泰山著名自然文化资源景观与公交行业的实际特点紧密融合,创造性打造了具有泰山特色的泰安公交“泰山松石”文化系统,编写《泰安公交泰山松石文化》读本《泰安公交企业文化手册》《公交安全文化手册》《公交服务文化手册》,创作了《泰安公交之歌》和《泰山百合之歌》,形成了泰安公交“四书两歌”企业文化体系。结合

二、引领文明发展。公司结合行业实际,抢抓发展机遇,围绕打造具有公交行业特色的“泰山百合”服务品牌,努力提升和丰富“泰山百合”之美,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大公交。一是以转型为节点,开创生态文明之美。以绿色引领发展,提升公交转型发展速度,全力推进绿色公交、场站基础设施建设,公司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达到99%。二是以车厢为载体,营造文明环境之美。在全部运行车辆的车厢内精心设计安装以泰山著名景观为背景的车载文化系统,向广大市民和来泰游客宣传《泰安城市精神》《泰安市民文明公约》《泰安市民行为规范》等内容。张贴维持公共秩序,保持车内卫生、讲文明树新风、安全行车等文明公益标语。所有公交驾驶员佩戴工作证和“泰山百合”标识、悬挂文明服务监督卡,设置乘客意见簿,公开服务监督电话,广泛听取乘客的意见建议。每辆公交车厢都设立党员责任区,形成党员身份亮车厢,党员责任在车厢的文明示范岗位网格。时时提醒广大驾驶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使十米车厢成为传播文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家园。三是以创城大局,共建泰城文明之美。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泰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相结合,从严从细,全面落实,不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在创城工作中不丢分、争高分。

三、践行服务宗旨。始终认真践行“安全第一、乘客至上”的服务宗旨,结合服务工作实际,长期开展学习李朝华 争当百合花“泰山百合杯”文明竞赛活动,将爱心传递到泰城每个角落。在“学争”活动开展中规范公交服务,激励驾驶员人人争当服务明星。每年对“十佳文明驾驶员”进行深入采访,连续采写和出版《泰安公交先模人物颂》四集,为公司模范人物立传,为全体职工注入了榜样力量。推出“百合送善小”举措,对驾驶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好人好事及时的发现和宣传,对表现突出者给予适当奖励。按照“联片”丰富“菜单”,服务社区居民;“定点”服务旅游,方便广大乘客;“沿线”校企牵手,关爱他人,共建文明城市的总体设计,常态化开展开展 “泰山百合”志愿服务,五一、十一等重大节假日,组织志愿者深入火车站、重要旅游景点开展上线服务,为乘客提供线路咨询、零钱兑换等服务;每月10日、20日分批次前往高铁站开展公交文明劝导服务;参加全市文明单位认管路口交通志愿服务活动,为全市交通秩序的治理做出贡献。

















创新机制  丰富载体

努力推动文明创建工作实现新跨越

威海市公路管理局


威海市公路管理局坚持公路建设与行业文明创建并重,以创建文明单位为主线,不断创新机制,完善载体,努力打造文明公路、和谐公路,实现公路各项事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一、健全“三项机制”,为行业文明创建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健全常态化的保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局党委专门成立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将文明创建工作列入公路事业发展总体规划,与公路建设同部署、同考核。强化制度保障,出台《威海市公路系统创建文明行业、构建和谐公路考核办法》,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基层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强化投入保障,在市局与各基层单位全部建起“四室一家”,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条件。

二是健全系统化的联动机制。深入开展文明道班、文明班组、文明岗位和文明职工创建评选活动,将文明创建工机制延伸到公路工作每一个基层和职工,激活有利于提升创建水平的每一个细胞。目前,90%以上基层站所、班组建成市级以上“文明示范窗口”、“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岗”、“巾帼文明示范岗”。

三是健全长效化的监督机制。始终把群众的评判作为最高标准,通过实行党务政务公开、设立服务热线和信箱、领导接访、发放征求意见函等举措,建立健全了解社情民意的长效机制,把文明创建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和全社会的监督之下,不论是公路的规划、建设还是管理、服务,都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及建议,使人民群众真正体现到公路行业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二、实施“三大战略”,不断激发文明创建工作活力

一是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打造“一干六支”的树型服务品牌体系。“威海公路·文明永恒”主品牌为统领,推进六个子品牌建设,带动全系统文明创建工作上档升级,被评为全省公路系统文明创建“十大品牌”,省交通厅公路局多次以现场会、内部信息等形式在全省推广了我局的做法。

二是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把行业文化建设作为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拓展文明创建外延的重要举措,全力打造“文化公路”。在全省公路系统率先成立了公路文联,建设了600平米的公路文化展厅,专门制定了公路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初步建立起以公路质量文化、路域文化、安全文化、科技文化、服务文化、廉政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公路文化体系。实施了公路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陶冶了职工情操,凝聚了行业精神,也使公路文化成为传播展示行业文明的重要载体。目前,全系统有120多名职工成为地以上各级协会会员,累计有200多幅书画、摄影、文学作品在各类报刊、杂志、会议交流发表

三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作为行业文明创建的灵魂,不断打造新亮点,激发新活力,使创建工作常抓常新。开展以“保安全、保畅通、树品牌、树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两保两树”活动,展现了公路部门负责任的行业新形象;开展“规范建设年”、“作风建设年”活动,公路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转作风、重规范的理念深入人心,展现了公路部门高效规范的新形象;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实施“支部建在项目上”,较好发挥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宣传载体,建立多元化的行业文明宣传平台,搭建起群众了解公路的平台,“威海公路在线”政务微博荣获“山东省十大交通系统微博”、“2016年度山东最具影响力交通系统微博”,展现了威海公路与时代同步、与文明同行的新形象。

三、擦亮“三张名片”,切实增强文明创建工作实效性

一是擦亮公路发展名片。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抓创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划实施滨海旅游景观公路等一大批文明样板示范工程,干线公路整体服务水平逐年提升,90%以上的干线公路达到文明样板路标准,“畅、安、舒、美”的干线公路成为展示威海文明城市形象的亮丽名片。

二是擦亮公路文明服务名片。认真践行“服务无止境、奉献无终点、文明到永远”的核心价值理念,健全完善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多项服务制度,出台了20多项便民利民政策和文明服务规范,构筑起了以96660服务热线、公路网站、微信、微博等多种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让人民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得实惠。

三是擦亮公路职工队伍名片。把打造高素质的公路职工队伍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根本保障,使每一名公路职工都成为公路文明的缔造者、传播者。通过开展“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班组”建设,不断提升职工业务技能和文明素养。开展“道德讲堂”、“传承优良家风”、“文明三项行动”、“学雷锋自愿服务”等一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在全系统形成人人争当文明使者的浓厚氛围。成立公路志愿者服务队6支,注册志愿者700余人,在应急救援、义务献血、敬老爱幼、救困扶危等方面广泛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被评为成为全国首批50个“学雷锋活动示范点”之一。










“五点”结合 齐抓共建

争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责任央企

国网威海供电公司


近年来,国网威海供电公司紧紧围绕文明单位创建这条主线,突出先锋带动,强化价值观培育,狠抓服务提升,推进文化建设,“两个文明”实现协调发展,为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动力和保证。

一、以体系建设为基本点,构建文明创建工作大格局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文明单位创建纳入党委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建立了党委带支部、支部带干部、干部带员工,层层联动的工作体系,使公司文明创建工作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一是强化机制建设。按照“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党政工纪团齐抓共管”的工作要求,积极建立完善精神文明建设考评、奖惩机制,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结合绩效管理的实施,量化精神文明建设各项指标,做到年部署、季调度、月评价,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切实落实到位。二是强化组织推动。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主抓手,推进文明创建与行政、党务工作同决策、同落实、同考核。深入开展“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党员“三亮三比(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推动能力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以作风建设为出发点,全面打造一流干事创业队伍

全面加强队伍作风建设,深入扎实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专题活动。各级党委中心组和基层党支部累计开展集体学习研讨1068 次,党员干部讲授党课130人次,撰写学习体会157篇。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133份,做到责任到位、压力到位。深入开展“学法规、明规矩、守纪律”主题廉洁教育活动,通过“看、谈、考”增强教育实效。认真落实“三项谈话”、述职述廉及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开展“三级”廉政谈话450余人次,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

三、以典型建设为切入点,培育企业良好文明风尚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司以尚“善”为重点,教育引导员工树立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价值取向。一是培育“善小”意识。开设“善小,从我做起”教育讲堂,宣讲先进事迹,分享成长经验,营造点滴积累、常为常新的工作氛围。编制《“善小•海葵”行为指南》,提出了倡导员工践行的30条“善小”行为。二是培育“善小”典型。以争创先进业绩为导向,通过季度之星、青年标兵评选培育业务典型,以争当道德榜样为导向,通过“善行义举四德榜”遴选培育道德典型,并通过丰富典型事迹宣传手段,弘扬文明风尚,传递正能量。三是开展“善小”主题传播。借助高端典型选树宣传平台,先后推出了“最美中国人”、山东省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吕明玉、全省岗位学雷锋“最美人物”贾化宁等一批优秀典型,为全员参与文明创建起到了良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四、以道德实践为着力点,模范履行央企社会责任

建立并开展以“善小·海葵”公益行动为核心的系列帮扶项目和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助老、助学、助困等各类帮扶项目,公司各级党组织累计与34个帮扶对象建立了“一对一”联系,每季度至少一次对帮扶对象实施走访慰问。联合山东大学(威海)设置“善小·海葵”专项奖学金,每年提供人民币3万元,对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进行奖励资助。完善志愿服务团队、项目注册管理,以“志愿团队+服务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模式,深入开展公益活动以及重大赛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公司“善小·海葵”志愿者服务队获评“山东省最佳志愿服务组织”,并被省委宣传部推荐参加“中央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评选。

五、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全力打造行风建设优质品牌

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创新推出“五零”服务法,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服务民生“零距离”。立足方便客户缴费,积极推广充值卡、支付宝等新型缴费方式,全市缴费方式达到20余种,缴费网点达到4288个,平均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随着掌上电力等电子化服务的推广,客户可以实现足不出户缴纳电费。二是故障抢修“零等待”。立足不停电、少停电、快复电,在全市设置36个抢修点,依托抢修指挥平台,实现了抢修工单、任务派送和各抢修点的快速联动,客户平均停电时间缩短至2.7分钟。三是办事审批“零障碍”。创新推出业扩报装“互联”服务,实现电力客户、供电部门、委托单位三方的“互联互通”,将原来业务办理所需的16个环节、20多种资料,优化整合成7个环节、9种资料,报装平均接电时间缩减30天。四是服务发展“零缝隙”。设立30名“项目顾问”、125名“点子管家”,与2300多家企业建立一对一信息联系机制,有针对性地提供设备体检、节能用电等服务。五是行风问题“零容忍”。出台公司《优质服务管理考核办法》,实施“说清楚”制度,严格执行60项投诉预控措施,常态化开展优质服务明察暗访,95598万户投诉率保持全省最佳,连续17年获评全市行风评议第一名。













开展“三个一”工程  推进文明单位创建

日照市国土资源局


日照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一手抓业务工作、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开展“三个一”工程,实现了“两手抓、两手硬”,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实现市县乡三级文明单位覆盖率100%,“厚德载土,文明花开”创建理念得到充分展现。

一、凝聚一个文明创建目标

一是凝聚全系统争创的目标。确定市县乡三级共同开展创建“文明单位群体”的工作目标,从上到下,引领示范,实现全市国土资源系统精神文明单位全覆盖。市局机关把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摆在重要位置,实现了机构、制度、人员、经费“四落实”;各区县局结合工作实际,确定了“两步走”的创建模式,在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分批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全市56个乡镇国土所,积极开展县级文明单位创建。各单位对照创建要求,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列出工作重点、工作措施和责任人,层层签订责任书,形成了全员抓创建格局。二是凝聚全科室争创的目标。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根据《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方案》要求,明确岗位争创目标,形成了“全岗位评比”的良好氛围。三是凝聚全员争创的目标。本着“人人都是窗口,个个都是形象”的创建理念,注重全员参与,通过“学习、宣教、评比”三个环节凝聚起全员争创的目标。

二、构筑一套文明创建体系

(一)创评活动常态化。制定精神文明创建评比制度,以制度规范创评常态化,从根本上杜绝“奖牌到手,争创到头”的情况。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契机,积极开展“四德工程”、“好家训好家训”、“道德模范”、“十佳国土卫士”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在市局机关,高标准打造了全市国土系统“四德榜”,坚持个人剖析,小组打分评定的方式,半年评选评选一次,收到良好成效。

(二)志愿服务常态化。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成立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注册志愿者达1000多人,分别成立了“法律宣传小分队”、“环境保护小分队”、 “红粉笔支教小分队”、“敬老爱老服务队”、“牵手斑马线小分队”等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了 “关爱老人”、“创建文明城市”、“义务植树”等志愿服务活动,先后有2000多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同时,组建了国土网络文明宣传小组,通过微博、微信等客户端积极开展网络文明宣传,将志愿者服务覆盖“线上线下”,实现志愿者服务常态化,“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得到充分展现。

(三)文化共建同步化。完善《机关日常管理制度》《机关文明礼仪公约》,举办“爱岗敬业”“孝老爱亲”“廉政建设”等主题道德讲堂,引导职工敬业向善、爱岗敬业。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征文比赛,编制《国土文化—家风家训》,营造了风清气正、爱岗敬业、和谐友善的文化氛围

诚信建设创新化创新开展诚信机关建设,在服务窗口开展“诚信服务”活动。积极引导用地、用矿企业建立诚信档案,定期发布用地、用矿企业“黑名单”,推进国土资源领域诚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努力打造“诚信国土”品牌。

三、打造一个文明创建平台

一是便民到社区。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建立“上门办理”、“延时办理”、“周末节假日办理”便民服务机制,先后上门服务500余次,帮助办理不动产统一登记400余件。二是服务到企业。围绕全市“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工作部署,开通了“绿色通道”,主动到企业对接服务,实行“上门办理”,开展“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为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三是维权到村居。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落实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积极畅通信访维权渠道,国土资源“三六三”信访模式在全国推广。四是督导到自身。实行明察暗访、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制度,将文明创建工作的考核细化量化,实行周报告月督导,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和文明创建措施落实到位,调动了全系统争创更高层级文明单位的积极性、主动性,助推了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晋级升位创品牌。





“银社共建”行动 培育文明之花

日照银行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银行服务的阵地,也是日照银行文明创建的平台和载体。近年来,日照银行结合自身金融行业特点,以“社区文明共建行动”为抓手,着力营造普惠文化、志愿文化、节日文化、诚信文化、仁爱文化、责任文化等6种文化,持续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2015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和中国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五星级营业网点、千佳示范单位等五项国家级荣誉。  

一是共建普惠文化,靠前一步、服务到家。牢记“市民自己的银行”的责任,金融服务普惠城乡。广泛设置营业网点,截至目前,全行共有64个营业网点、53处离行式自助银行,其中县域营业网点21个,为150万名客户提供着现代、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日照辖区的38个营业网点,分别入驻周边2至3个社区,实现金融进驻城市社区全覆盖,服务居民近30万人。发行了全市首家、全省领先的一卡多用金融IC卡,跨行取款免费的日照银行系列黄海IC卡已发行了81万张;在全市乡村社区布设59个助农取款服务点、508个金融惠民服务站;用53台移动终端,将金融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

二是共建志愿文化,存储爱心、奉献温暖。成立全市首支社区金融志愿服务队,600余名青年金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推动我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志愿者们向市民宣讲征信知识、投资理财、反假币、反洗钱、防网络电信诈骗等金融知识,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自2013年至今,共36000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10354场次。

三是共建节日文化,共庆佳节、聚心铸魂。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在六一、七一、八一等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借助节日推出无担保无抵押个人消费贷款“阳光贷”特惠活动,通过利率优惠,为节日里的特殊人群,如劳模、教师、医生、记者、女性客户等送去节日“大礼包”,倡导正能量,帮助他们建设品质生活。

四是共建诚信文化,正本清源、助力发展。诚信,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出台诚信建设实施意见,坚决打击逃废债行为,为日照市营造讲诚实、守信用的金融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为支持信用五莲建设,与五莲县人民政府签署了“信用五莲”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发行旅游卡,双方共同推动五莲经济社会的发展。每年还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维护金融信用环境,共同建设诚信金融生态。

五是共建仁爱文化,扶弱济困、播洒爱心。秉承“家人文化”理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向社会特殊群体奉献爱心。深入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捐建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和户部乡中心小学少年宫;开展“心愿直通车”活动,为百余名贫困学生圆梦。在重要节日期间,看望社区贫困家庭和空巢老人,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困难职工。踊跃参与抗震救灾、定点扶贫,设立慈善基金、创业基金,累计捐款近2000万元。

六是共建责任文化,担当责任、引领未来。日照银行高擎企业社会责任的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将提升社区服务作为与地方经济社会同呼吸、共命运的着力点,不断为社区居民解难题、办实事。围绕“旅游富市”的战略,日照银行专门在民俗旅游村建立“旅游特色支行”,为沿海民俗旅游村和广大游客提供贴身、贴心的服务;为服务我市头号重点工程——山东精品钢基地建设,日照银行出资,联合市文明办等单位组织开展了“让城市留住乡村记忆”大型主题文化建设活动,内容包括为拆迁户免费拍摄全家福、航拍村貌、出版纪念画册、编撰村史、记者采写老照片背后的故事、制作搬迁村沙盘、保护文物、梳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农渔博物馆、建设社区银行等十余个项目,为10个拆迁村近6000户村民解除了后顾之忧。



















创建文明单位  打造一流业绩

莱芜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莱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坚持以人文本、重在实效的原则,紧紧围绕“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目标,不断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端正行业作风、提高文明素质、塑造文明形象,全面推进文明单位建设,确保了莱芜市道路交通形势持续稳定。

一、抓好“脑袋”,着力提高组织领导水平

一是强化领导能力。把文明单位建设纳入单位发展总体规划,成立了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了创建办公室,各大队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不间断召开各种会议进行思想动员,紧绷精神文明建设这根弦,制定文明创建活动的长规划和近期目标及检查评比考核标准,并作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加强班子建设。始终把领导班子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领导班子注重学习,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坚持民主集中制中制,做到凡属重大问题和全局性问题,都由集体研究决定,形成了一个团结实干、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领导集体。三是开展文明教育。抓住重要节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书法、演讲比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增强凝聚力。加强环境建设,坚持周五打扫卫生制度,定期对卫生进行检查,达到了墙面洁白,玻璃明亮,地无灰尘,办公场所井然有序,院内绿化合理规矩,开展移风易俗教育工作,全年无封建迷信、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问题。

二、带好“队伍” ,着力提升职工文明素质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比三创”主题实践活动为主线,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长期的政治任务,组织民警全面学习。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廉政及反腐败教育,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适时组织开展纪律作风教育集中整顿,深入查摆剖析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找准症结、对症下药,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队伍不出问题,切实增强队伍纪律作风意识。

三、狠抓“服务”,树立良好的交警形象

一是夯实群众基础。深化四个一工作,每名民警联系一个村居,每月至少两次到联系村,送法律、送知识、送服务。2016年,共走访群众11000余人次,征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38700余份,制作警民联系卡2000余份。二是创新车管工作。拓宽便民利民举措。积极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车管服务新要求,建设启用互联网业务服务平台,截止目前注册用户42126人。建设启用8家一级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为社区居民提供“车驾管业务受理、违法处理、宣传教育”等交通管理服务。推出“网上车管所”服务平台、社区交通管理服务站、“流动车管所”服务车、驾驶人考试自主预约、机动车检验网上预约、莱芜车管微博QQ群、“车管工作联动机制”等九项措施,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服务”。2016年,共建社区服务站12处,流动服务车上门服务42次,驾驶人自主预约3060人次,机动车检验网上预约820辆次,微博QQ群发布信息2180条。三是快捷事故处理。在事故处理部门设立仲裁调解机构,就地办理需要调解的案件,目前,仲裁调解事故案件共计44起。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由就近巡逻民警出警,快速处置,减少城市道路交通拥堵,2016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为100%。

五、做好“业务”,全力提升工作实绩

常态整治交通秩序,着力破解城市拥堵难题。保持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突出整治城区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有效整治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人闯红灯等交通违法行为,专门购置2辆装有视频取证设备的专用车辆,适时抓拍违法停车、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开展文明创建宣传,向社会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材料62万份,微博发布9800余条,推送提示短信46万条,滚动播发公益宣传视频3100余次。组织开展突出交通违法专项整治,重点治理乱点堵点,严查不文明交通行为,营造舆论宣传氛围,创造了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为文明城市创建打下坚实基础。







精神文明结硕果  共建和谐新泰钢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始终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任务目标,深入持久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企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坚持“上下”同步,在体制机制上做文章,扎实推进文明建设落地生根

坚持上下同步、联动共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企业落地生根,实现了建企业、建队伍、建文化、建品牌的良好效果。从上狠抓党建、加强引领。由党政主要领导主抓文明创建工作,制定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创建、管理、考核等制度和办法,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推进、同检查、同考核,明确各单位、各部门的职责分工,有力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化水平。从下深入一线、落地生根。把生产一线作为文明创建主阵地,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不断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在各单位开展“规范化(室)”活动,以现场整治为突破口,以美化环境为着力点,对值班室、活动室、操作室、更衣室区域对照标准进行了规范化的整理整顿和创建,为文明创建提供了基础保障。

二、注重内外兼修,在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切实促进文明建设表里相济

坚持生产精品、服务社会,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内聚人心、外塑形象,不断提升企业和员工的精神文明水平。内聚人心,大力弘扬企业精神。依托一报、一刊、一台、一站四大宣传阵地,坚持用“泰钢精神”引导职工思想,用“五条姿态”约束职工行为,用“建设一流泰钢,创建百年企业”鼓舞士气,努力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外塑形象,全面履行社会责任。打造“泰山”志愿服务品牌,新建泰钢小学,改造汶水学校和沙家庄小学,解决了孩子入学问题。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开放式雅鹿山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三、做到“点面”结合,在丰富活动载体上求突破,不断创新文明建设思路

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做到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示范引导与全员参与相结合,增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性,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全覆盖。着眼于点,学习先进典型。不断完善机制,培育先进模范,隆重表彰奖励激励创先争优,大力宣传推广扩大典型影响,为全公司精神文明建设树立榜样和标杆。立足于面,开展主题活动。深入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活动,动员和组织广大员工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努力争当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员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开展“我们身边的好人”、“中国梦、劳动美”等宣讲活动,向身边的“齐鲁时代楷模”、“中国好人”学习,不断强化广大员工的道德素质和职业操守;开展“五四青年文化展示周”、“十一”庆国庆、“铁流之声”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提高工作精神状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增进彼此间的情感交流与协作能力,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最终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以文明创建为引领  提升行业软实力

全面展示交通行业新风采

临沂市交通运输局


近年来,临沂市交通运输局以建设人民满意的交通运输行业为目标,以文明创建为引领,稳中求进,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

一、明确“一个目标”,理清创建思路

按照“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坚持高点定位,顶层设计,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目标,坚持把“创建为民、为民创建”作为交通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提升干部职工素养、丰富职工文化生活的行业载体,作为凝聚士气、展示风采、树立形象的有效途径。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使文明建设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互融互通、互相促进、同步发展,以文明创建、品牌打造助推交通行业改革创新,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以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提升文明创建水平、叫响行业服务品牌。

二、落实“三项任务”,夯实创建基础

(一)建设道德高地。深化四德工程建设,设立善行义举榜,选树四德典型140余人,打造交通道德高地。开展“寻找最美交通人”活动,推选出50名先进个人、15个优秀团队。在“七一”、“十一”等重要时段举办大范围道德大讲堂。

(二)服务改善民生。深入开展“换位式”基层体验,400余名干部职工走出机关,了解群众对交通工作新期待,历时3个月,召开座谈交流会40余次,发现问题416个,梳理共性问题30个,解决问题26个。积极开展廉政建设及反腐教育活动,推行“三重一大”制度,实现市纪委派驻机构的全程监督,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断增强。

(三)优化服务环境。坚持“大事小事一样办理、面生面熟一样和气、闲时忙时一样耐心、早来晚来一样接待”的“四个一样”的窗口服务标准,积极为有特殊情况的群众提供绿色通道、提前预约、延时办理、代办服务、上门服务五种特色服务,进一步打造和倡树窗口服务新形象,切实提升了办事群众的服务体验。

    三、开展“六项活动”,带动全面创建

    (一)文化建设活动。聘请交通运输部文化建设专家,对行业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策划,形成了“一束阳光、一份使命、一路开拓、一缕清风、一往情深、一生平安”“六个一”的特质文化,在全行业形成浓厚的服务文化、诚信文化、平安文化、廉洁文化、创新文化、敬业文化,把行业文化转化为学以致用的学习力、团结共事的合作力、服务群众的亲和力、勇于突破的创造力、坚韧不拔的执行力,打造传承沂蒙精神的沂蒙交通文化。积极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引导干部职工阅读《论语》、《古文观止》等经典,积极弘扬传统文化;积极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清明节组织干部职工对华东烈士陵园敬献花圈扫墓活动,端午举办品味历史诵读经典等各项活动,活跃了节日气氛。建设了设施齐全的职工活动室,开展了职工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迎新春书画展、“讲党性、守纪律、促廉洁”主题演讲等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陶冶了职工情操,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

(二)素质提升活动。不断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严格落实机关“集体学习日”,每两周定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一次,由各科室轮流主讲授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编撰了党建工作指南,基层党建工作逐步规范。推出干部职工轮训制度,实行集中培训、拓展训练、轮岗锻炼相结合,每年都对全体干部职工轮训一遍。同时,积极开展党的十八大和系列全会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活动,市交通运输局被省委讲师团命名为“全省理论宣教基地”。

(三)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常态化,积极开展“高考直通车”、“公交排队日、让座日”、邻里守望、社区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1+1”爱心车队、雷锋车队、金海棠服务班、“微帮”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小组,在车站、服务窗口、公交站点、社区,随处都能看到交通志愿者的身影,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向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迈进。

(四)效能优化活动。实施党务政务公开,对市局门户网站进行了升级改版,增加了信息发布数量和服务内容,开通官方微博,设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满意度在线调查。开展“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四风”要求,在食堂、大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张贴宣传画,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

(五)文明传播活动。建立了30余人的网络文明传播队伍和100人的网评员队伍,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在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活动,文明出行、文明驾驶、守法礼让的良好风尚蔚然成风;不断加强文明礼仪教育,提升了全体干部职工严修身律己的自觉性,做到遵规守纪、爱护公物。

    (六)帮扶共建活动。在选派的“第一书记”任职的罗庄区沂堂镇冷水沟村,协调资金553.5万元,大力开展通村道路建设工程、村庄亮化绿化工程、发展非洲菊大棚产业、开通入村公交等民生实事,有力助推了扶贫工作。深化“结亲连心”活动,组织63名联系干部到冷水沟村,联系走访238户群众,听民声、传政策、解诉求。深入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与共建村平邑县温水镇永西村签订了共建协议,帮扶修建了村内道路,得到了群众一致赞扬。











建设文化宣传阵地  构筑道德精神家园

进一步营造文明单位创建浓厚氛围

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临沂公司

近年来,齐鲁交通发展集团临沂公司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提升干部员工思想道德素质,努力营造文明单位创建浓厚氛围,稳步提升单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以群众性文明创建为抓手,建立宣传阵地

一是注重文化引领。在基层窗口单位精心设计道德文化墙,增设道德摘录牌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图及反映文明理念的宣传展板,积极建设文化宣传阵地,努力营造基层文化氛围,通过打造视觉亮点,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提高为民服务意识,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二是活跃工作氛围。建立微信公众号,宣传解读理论热点、形势任务,展示干部员工良好精神风貌,分享道德箴言、人生格言,发布高速公路路况信息,以新媒体的形式扩大受众面,传播正能量。三是关注职工需求。通过厂务公开、面对面恳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把握干部员工思想动态,通过正面沟通积极回应职工关切;关心职工生活,组织职工健康查体,为干部员工生日送祝福、节日送温暖,为达到退团年龄的青年员工举行退团仪式发放书籍等纪念品;重视员工食堂和小菜园建设,努力让干部员工吃好,最大限度舒缓工作压力。四是增强服务意识。整合多种资源,引导窗口单位的干部员工规范自身行为、提升文明素质,自觉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先后涌现出“收费站收留走失少年”、“热心收费员送还司机钱包”、“养护人员紧急救助事故车辆”等好人好事,收到电话致谢、上门送锦旗等几十次,立足岗位,回报社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以道德讲堂为主阵地,构筑道德精神家园

坚持面向广大员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员工所思、所盼,把道德讲堂建成干部员工易于参与、乐于参与的交流平台。通过美文诵读、现场互动、典型说法等形式,充分利用道德讲堂,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加强道德教育阵地建设。坚持因需制宜确定主题,对“道德讲堂”的学习内容和开讲时间进行总体安排,在人员吃紧、工作繁杂、保畅通保安全压力大的现实情况下,为稳定、疏导干部员工情绪,以“职业道德与做人的心态”作为道德讲堂的主题,从三八节的“奉献成就美丽”到端午节的“家国情怀”,再到五一节的“劳动最光荣”,努力把道德理念讲透彻,抢占员工思想阵地,引起干部员工情感的强烈共鸣。

三、以身边好人选树、宣讲、学习活动为抓手,带动单位良好风气

一是宣传身边好人。注重“身边好人”群众线索的搜集整理,各单位每月固定时间报送“身边好人”线索推荐统计表,充分挖掘和宣传“身边好人”,增强学习“身边好人”、争做“身边好人”的意识,通过身边人的报告和座谈,营造崇德尚善、见贤思齐良好氛围。二是注重文明传播。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利用微博、微信及时转发评论,传播文明风尚。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结合节假日小型车免费通行时间节点,依托“爱心驿站”、“便民服务台”,开展志愿服务、便民服务活动,充分展示沂蒙人民的文明形象。三是热心公益事业。积极组织干部员工参加“无偿献血”、“扶老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关爱贫困青少年行动和走进社区敬老院爱心帮扶等活动,积极弘扬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让干部员工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四、以“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依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结合临沂市境内高速公路线长、点多、面广和运营管理一线单位分散的实际情况,创新活动形式,本着服务基层、保证效果的原则,组建基层慰问小分队,采取“我们的节日”走基层的形式,将主题活动开展到基层一线。春节期间通过贴福字、挂灯笼等传统形式,在窗口单位营造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氛;清明节期间,积极参加“网上祭英烈”活动,以网络签名、寄语留言的形式,向革命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对革命先烈表达崇高敬意和哀思之情;中秋节期间,开展“迎中秋、唱团圆、诵经典”主题活动,与基层干部员工一起联欢,为一线工作人员送上浓浓的节日祝福和精彩的文艺演出,共同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五、以“一路同行”为纽带,营造和谐稳定发展环境

一是构建联席机制。建立齐鲁交通、高速交警、交通执法健全完善“一路三方”联勤联动机制,搭建一路三方干部职工交流提高、陶冶情操的平台,增进一路三方干部员工感情,增强团结协作、协调配合的意识。二是打造温馨站所。建设关心职工、凝聚职工、服务职工的“职工之家”,充分发挥在沟通交流、缓解压力、调整心态方面的积极作用,团结凝聚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公司的改革发展和文明创建。以“真诚、和谐、温馨”作为“职工之家”创建主题,围绕一个“家”字,建设“服务型”、“安全型”收费站,服务过往司乘;打造“创新型”、“和谐型”收费站,凝聚干部员工力量;培育“学习型”、“节约型”收费站,促进科学持续发展。








文明育检树新风 凝神聚力促发展

武城县人民检察院


武城县人民检察院院始终坚持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主题,以创建文明单位为突破口,扎实推进道德风尚高地建设,着力提升检察干警文明素质和检察机关文明程度。

一、加强领导,创新机制,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是强化领导,创新机制,责任到位。院党组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每年初制定创建方案,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专项议题提交党组会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责任,从思想道德教育、管理服务创新、单位文化建设、创建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任务细化,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是明确目标,加大投入,落实到位。为实现院党组确定的创建目标,进一步深化创建成果,投资200余万元修建了“一区一文苑两室四长廊”,即:办案工作区、贝州文苑、院史荣誉室、党建宣教室、地域文化长廊、廉政文化长廊、道德法制教育长廊、队伍建设文化长廊,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成立了读书、文艺、摄影、骑行、书画、球类等6个兴趣小组,丰富了干警业余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以人为本,抓好着力点,全面推进检察队伍建设

一是抓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干警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集中研讨。深化“五进两服务”活动,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密切检民关系。二是抓党建工作。建立党建宣教室,为党员干警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每月25日开展“党员活动日”,增强党员干警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创先争优”工作,党总支5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三是抓教育培训。开展“业务单位学业务”“检察官教检察官”活动,采取理论研讨、法律讲座、案件讲评、公诉论辩赛等形式,扎实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队伍业务素质,提升执法能力。四是抓文化建设。利用“一区一文苑两室四长廊”为载体为干警接受教育、丰富业务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扮靓二楼、三楼走廊,以“传承检察文化,弘扬武检精神”为文化理念,培养干警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在内网、局域网创办“身边的感动”栏目,共推出50期,激发干警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在全院营造出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

三、执法为民,突出闪光点,不断提升检察业务水平

一是立足本职,不断强化法律监督职能。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加大力度查办职务犯罪。近五年来共立查职务犯罪嫌疑人105人,其中贪贿案件78人,渎职案件27人;大案46件75人,要案8件10人;县处级干部6人,科级干部25人,提起公诉103人,已作出有罪判决94人,立案、起诉、有罪判决总量均局全市领先位次。2016年立查职务犯罪人数完成绩效考核指标的140%。

二是发挥“窗口”作用,深化“检务公开”。我们坚持将检务公开作为促进司法规范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门户网站、“两微一端”信息发布平台,把执法办案的每一个环节、所有涉案款物的处理、法律文书等28个项目作为全面公开内容。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县委组织的集中宣传活动,班子成员带领干警走街串巷发放宣传资料;抽派业务骨干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以案说法开展法制讲座,现场办公解答法律疑问,拉近了检民之间的距离。开展各类法制宣传50余次,出动宣传车辆50余台次,派出业务骨干1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次。

 四、创新服务,紧扣落脚点,创造一流检察工作业绩

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入推进统一业务系统应用,所有案件全部在网上流转、动态管理,使执法办案全程留痕。自主研发37项实用软件,构建司法办案、队伍管理、为民服务三大平台,全面打造智慧检察。规范了司法行为,提升了工作效率,拓宽了为民服务渠道。加快创新工作步伐,首创“信息化+未检(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平台,以未检业务一体化为“轴”,以未检工作社会化为“轮”,以内生动力系统化为“驱动”,通过“创建一个平台、联动网上网下、强化三项动力、建设四个驿站、贯通五条路径”等手段,全力打造“一轴两轮三驱四站五路”工作模式,努力实现司法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构筑起刑事、民事、行政、预防、救助“五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一体化工作格局。


















以人为本  诚信经营  

打造“满意服务在德百”金字招牌

山东德百集团


德百集团坚持以文明单位创建为引领,在经济活动中讲信誉、重商德,在服务过程中讲文明、重感情,全力打造“诚招天下客·满意在德百”优质服务金字招牌,先后荣获“全国和谐商业企业”“全国商业创新十强领军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称号。

一、坚持诚信经营,培固文明创建核心灵魂

紧抓商品质量这一关键要素,坚持“真品、真价、真情”,制定“三不进”采购原则,实施“三统一”全程信息化治理模式、完善“六不售”规定,构建起一条商品进销、质量、价格“信誉”保证体系。另一方面,努力从感情交融、资金支持、信息共享方面与供应商融为一体,主张利益双赢、风险共担,赢得全国3300多家厂商的鼎力支持。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趋势,加快品牌引进,优化业态结构,增设免费服务,打造“全渠道”营销,深化供需对接,增进厂商合作,用好商品、好服务、好项目、好环境,不断提升“诚招天下客,满意在德百”品牌的信誉度和美誉度。

二、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文明创建活力之源

坚持以人为本,将文明单位争创与职工教育培训、劳动竞赛、典型带动结合起来,确立了“强化培训育人才、典型机制创氛围、文明争创塑形象”的思路,实现了员工文明素养和品牌服务形象的双提升。

一是强化培训教育,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开展职业道德、企业精神、业务技能、廉洁勤政“四项教育”,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管理人员的特点,因人因岗而异,合理设计内容和方法,依托自有资源,采取常规培训与补充培训相结合、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向国内同行业学习与出国学习相结合等形式,加强常规培训。

二是强化典型带动,创新服务技能品牌。精心打造劳模创新工作室、青年课题研发创新小组、名师带高徒、全国劳模传帮带流动岗、劳模工作室联建、“劳模工作室下基层、进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劳模作用,劳模精神始终成为推动德百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三是强化考核奖惩,激励员工敬业热情。完善年度考核、评选表彰机制,每年召开千人表彰大会,对劳模先进及其典型事迹进行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宣传报道,弘扬劳动关荣、创造伟大的价值观。通过开展“劳模精神”基层宣讲、“劳模经验”大家谈,把精神传承作为职工入店教育的第一课必修课,将学习、体会、实践德百精神、劳模精神努力贯穿于职工整个职业生涯,激发职工钻研业务、创新技能、争做劳模的热情。

三、创新活动载体,展示文明创建形象成果

德百集团坚持让职工参与到文明创建中来,上下结合、点面结合,将“学文明、讲文明”渗透到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一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创新企业文化活动。坚持开展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晚会、文化下乡大拜年、员工亲属答谢会、万人健步行、演讲赛、歌咏赛、春游等融娱乐性、学习性、创新性于一体的企业文化活动。经常开展“文明服务下基层、进社区”活动,为社会提供家电维修、皮具保养等便捷服务,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二是倡导员工人人参与文明建设,人人当好文明大使。仅2016年一年,发生在德百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好人好事就达2000多件,收到表扬信、锦旗200余(封)面。德百员工走一路红一线、驻一地红一片,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使得德百更加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三是为职工创造一个温暖、愉悦、无后顾之忧的工作环境。常年组织优秀员工赴韩国、日本、华西村、万亩桃园等地观光旅游、陶冶情操;为每一名过生日的员工送上真诚祝福和生日礼物;组织员工家属及子女免费体验,事事处处让员工体会到企业的关爱,进一步增强了德百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文明服务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树立了德百活力商贸强企的新形象。



 

党建引领 文化铸魂

积极构建文明创建新格局

聊城市国税局


近年来,聊城市国税局紧紧围绕“党建引领·文化铸魂”的精神文明建设主线,实施项目化管理,有力推进了国税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围绕创建抓部署,夯实基础促提升

始终把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干部队伍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将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领导带头、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国税形象进一步优化、单位风气进一步好转、社会效益进一步增强。成立“一把手”任组长的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工作组,专门负责文明创建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并提供经费保障。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党组理论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等专题学习,树立开拓创新、不甘落后的作风,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执行力。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有序开展党员学习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从理念、制度、机制、措施、形态5个方面全方位深化内控预防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提高了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围绕中心抓服务,为国聚财促发展

    该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和优势,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严格规范税收执法,不断优化纳税服务,强化日常征收管理,以文明高效服务推动创建工作开展,在系统上下营造出了积极作为、务实进取的氛围。坚持依法征税,税收收入稳定增长,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财力保障。坚持便民高效,深入推进房地产、建筑、金融和生活服务业共计3万余户纳税人的营改增工作, 持续提高征管服务质量。进一步强化税法宣传,依托税收宣传月和各种宣传载体,开展了“新常态、新税风”宣传活动,搭建起税企沟通互动的良好平台。

三、围绕党建抓引领,打造创建新引擎

坚持党建引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建工作与文明创建工作有机融合,通过抓问题、做项目、铸品牌,启动“党建引擎”,激发内生动力,有效推进国税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坚持问题导向,以整改提升助推文明创建。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围绕“五个着力解决”,创新工作方法,以立行立改为目标,以支部为单位召开问题分析会,细化问题管理。各支部通过查找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难点工作、本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分析出每名党员的思想、党性、作风、纪律、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从而确定支部党员的改进方向,落实工作责任,有力促进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和文明创建工作的深入。

(二)坚持项目化管理,以科学机制推进文明创建。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实现探索一条新路、破解一批难题和打造一批品牌的目标。去年,该局在全系统基层党建中推行项目化管理,把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分解成16个独立具体的项目,理出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人,设定目标标准,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工作责任,规定完成时限,实施考评奖惩,有效解决党建和税收工作“两张皮”问题,促进了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坚持活动引领,以载体创新推动文明创建。积极抓好“党员活动日”活动,组织开展“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 和“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等活动,有效提高了干部参加活动的责任感和积极性。组织干部参加 “慈心一日捐”、“希望工程”等社会公益活动,资助贫困学生为农村贫困户建房修屋,每年捐助资金超过30万元。安排扶贫攻坚第一书记,围绕加强党员队伍、基础设施、村级经济、和谐新农村、工作作风等“五个建设”,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真正成为了聊城国税插在群众心中的一面旗子,为精神文明建设争光添彩。






德善公交筑基  文明创建领航

聊城公交集团


    聊城公交集团围绕“需求响应 创新驱动 凝心聚力 稳步发展”的总要求,把文明创建工作纳入集团中心工作,以弘扬“山东精神”、倡树“厚道鲁商”为主线,建设“德善公交”团队,打造“亲情巴士”服务品牌,努力把文明创建工作向更深层次推进,保持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形成文明创建合力

突出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确立了“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创建”的指导思想,初步构建了具有聊城公交特色的以党建促文明创建的工作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坚持组织引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确保上下同步,形成文明创建的强大合力。坚持“以德育人”为基础,“以文化人”为依托,领导班子强化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开办员工“道德讲堂”,坚持组织员工学习《弟子规》、《道德经》,进一步提升党员领导干部品德素养。

二、坚持活动引领,讲树常态文明,确保上下同行

坚持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响应“日行一善”和“慈心一日捐”的号召,集团青年文明志愿者和郭明义爱心志愿者先后开展了义务植树、义务献血、捐助儿童福利院孤残儿童、慰问社区老年人、“关爱孕妈妈、健康文明行”等公益活动。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网络文明志愿者积极参加文明评选活动,评论转发正能量帖子30000余次,积极参加“道德模范”和“好人之星”评选,推进窦延兴 房月芳参加“山东好人”评选,向集团管理人员推荐《弟子规》《公交论语》《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学习,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开展四德工程教育。

三、创新文明载体,增强创建活力,让员工自动自发参与文明创建

创新文明创建载体,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把一线员工参与文明创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增强文明创建的吸引力,让文明创建自动自发。一是创新文明载体,规范企业管理。积极开展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开展全员业务技能培训,职工受训率达到100%。争创“山东服务名牌”和“市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推进企业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民主管理机制,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严格履行提交职代会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过程,防止了领导干部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二是构建和谐企业,增强文明创建的活力,保持对员工的吸引力。注重职工文体设施建设和文体活动的开展,建设了篮球场、乒乓球室、健身室、职工读书角,组织了跳绳、踢毽子、拔河、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比赛,职工参与率达到90%以上。弘扬文明新风,开展计划生育政策知识宣教和“七五”普法和依法治企活动,十几年来集团未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没有出现违反计划生育的现象,没有出现一起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违规现象。

四、拓展文明创建平台,建设一流便民公交,让群众共享文明创建成果

立足公交发展实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文明创建平台,丰富公交文明创建内涵,将文明创建与公交发展融为一体,实现科技便民、绿色发展,聊城公交多项发展指标在全国同行业居于前列。集团坚持实施“公交发展、科技领先”战略,不断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更新新增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944部,全面淘汰现有黄标车辆,进一步改善了我市城乡居民绿色出行环境。大力开展新能源公交车充电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对城区主干道公交候车站亭的改造建设,共建标准化景观式公交候车站亭371组,新增站亭累计长度达9公里,改善了乘客候车环境,提升了城市靓丽形象。启动了全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系统,切实解决了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年底前,将完成城区主干道350个站点建设,投放公共自行车10000辆,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五、坚持文化引领,与水城文明创建同心同向

坚持文化引领,确保上下同向,“公交是我家 家和万事兴”成为所有德善公交人的共同心声,员工时时处处感受到德善公交大家庭的温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也在员工的同心努力下迈出更加矫健的步伐。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发布创城公益宣传20000多条,营造了浓厚的创城氛围。积极开展规范化建设和场站定制化管理,建立了环境卫生责任制,加大各场站、停车场、公交站亭的环境治理力度,成立保洁大队,对市区道路公交站亭、公共自行车设施实施责任保洁,定期进行清洁、治理。同时集团强化车容车貌的整洁,购置了车辆清洗专用工具,制定“十净一亮一规范”考核标准,并注重单位内部环境治理,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确保所有场站达到规范、整洁、绿化、美化,维修作业坚持“四不落地”原则,设备、设施齐全、整洁,工具全部规范摆放至工具箱,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典型引路 主业引领 行为引导

着力打造文明国税品牌

滨州市国家税务局


     近年来,滨州市国税局紧紧围绕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宗旨,始终把文明创建与税收工作同部署、齐推进,切实做到了“文明创建不动摇、常创常新不懈怠”,有力推动了国税工作和文明创建“争一流、上水平”。

    一、典型引路,打造“活力国税”滋养文明

    传承发扬老渤海精神,大力弘扬“法治、厚德、敦行、精业”的核心价值理念,持续实施“典型引路”战略,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干事创业活力和文明创建动力。

    (一)重“发现”,让典型“一花引来百花开”。秉承“以实干树立榜样、用典型凝聚人心”的理念,建立自下而上层层推荐、自上而下逐级挖掘的典型选树机制。相继开展“我身边的好税官”“寻找最美国税人”“十大标兵评选”等活动,推树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群,全省“道德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孙海林,全省善行义举四德先模人物刘泽莹等一批表率作用明显的先进典型。

    (二)重“推广”,让典型“墙内开花内外香”。开展“岗位就是责任、党员就是旗帜、领导就是表率”专题教育活动,组织“张群示范岗”争创活动,建立“海林辅导岗”服务品牌,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连续五年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让身边人讲述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开展“传承好家风好家训”活动,系统两个家庭荣获首届全省文明家庭。

    (三)重“培养”,让典型“百花齐放春满园”。建立先进典型激励机制,积极为干部职工搭建成长平台,在荣誉上激励,在使用上倾斜,在生活上关心,激励先进典型永葆本色,激励其他人员比学赶超,形成了“老典型常青、新典型辈出”的良好局面。

    二、主业引领,打造“服务国税”铸就文明

坚持聚焦税收主业,把文明创建放到促进税收工作、服务发展大局中去推进,着力打造“政府放心、税户满意”的服务品牌,以税收业绩展现文明成果。

(一)“便民办税”,促进文明与服务相融合。连续三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规范、提速、便利”等主题推出7类58项便民措施,在全国率先实现国地税业务“全域通办”,有效提升了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滨城区办税服务厅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优秀政务大厅,山东税务系统仅此一家。

    (二)“多方协税”,促进文明与诚信相融合。在滨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出台税收共治办法,在全国率先构建“党政领导、税务主责、部门合作、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税收共治格局。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批示予以肯定,并委托山东国地税局代为向滨州市政府表示感谢。探索构建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协同机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部门开展税银互动,以“纳税信用”换取“贷款额度”,惠及627家企业,发放贷款26.7亿元,实现了培育税源、稳定信贷、促进遵从的多方共赢。

    三)“依法征税”,促进文明与发展相融合。坚持依法收好税、落实减免税、打击偷骗税三措并举,制定“支持外贸经济发展国税二十条”等税收措施,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全面释放税制改革红利。从税收角度加强经济社会分析,积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进一步发挥了税收职能作用,提升了国税工作站位。

     三、行为引导,打造“责任国税”拓展文明

     滨州市国税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实施“四德工程”、设立“道德讲堂”等形式,大力弘扬“关爱”行为文化,引导干部职工开展志愿服务,热心社会公益,传递国税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彰显国税部门的社会责任感。

    (一)坚持特色、常态,“心桥”志愿服务品牌独树一帜。整合全系统志愿服务力量,成立“心桥”志愿服务总队及10个支队,统一志愿服务标识,建立志愿者工作档案,加强规范化管理。目前,“心桥”志愿服务队拥有注册志愿者356人,服务项目涵盖税收志愿服务、爱心帮扶救助、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组织志愿服务近2.3万小时,人均志愿服务80多个小时,树立了文明的行业形象。国税志愿服务品牌独树一帜,“心桥”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二)着眼暖心、成长,“情系学子、税系校园”关爱未成年人。成立国税爱心联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通过结对帮扶、捐资助学、心理援助等形式,关怀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参与“慈心一日捐”活动1682人次,帮扶170多名学生,捐款54.8万元。立足税收行业特点,帮助建立税收体验中心、青少年税法教育基地,举办“诚信纳税、从我做起”校园宣讲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三)围绕责任、民生,精准扶贫奉献社会。开展“党建扶贫—党员志愿服务在行动”活动,先后与4个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71户家庭实现脱贫,帮扶困难群众154人,帮扶的丁河村被选为市委常委“联村为民”联系点。发挥税收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助残扶贫,落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0.84亿元,协助近300名残疾人就业,有效提升了国税文明形象。













抓机制 促融合 活载体

持续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近年来,国网滨州供电公司已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为引领,积极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力推进地方经济发展,连续四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27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一、健全“三项机制”,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主动性

    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原则,不断完善和规范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管理、考评制度。健全组织领导机制。构建党委书记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党群部门抓落实的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建立专业部室、基层单位、班组(供电所站)三级工作网络。

健全管理评价机制。实施“文明道德积分”管理,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四项内容,建立单位(部室、班所)、员工双维度文明建设工作评价体系。建立“全员道德档案”,作为公司各类评选树优的重要依据,深入营造知责、履责、尽责的良好氛围。健全学习教育机制。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成市县两级党团员活动室、班组文化角等阵地平台432个,常态化举办公司道德讲堂、班所月度文化讲堂,在全体员工中创新开展“我来诵经典、看课件、讲故事、选先进、议践行、听点评”六个一活动。强化典型示范,开展“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等活动,全面激发广大职工向上向善正能量。

    二、坚持“三个围绕”,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实效性

做到文明单位创建与公司中心工作两手抓、两促进,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激励推动作用。一是围绕中心工作抓创建。积极践行国家电网企业服务宗旨,不断强化“四种意识”,积极争创“四个最好”。加快推进“阳光扶贫”工程,完成165个贫困村、136个中心村电网改造和4073眼机井通电。二是围绕党的建设抓创建。实施作风改进攻坚提升工程,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双联双促、包保帮促、红旗党课评比等作风改进机制”,叫响“向我看、跟我干、让我来”,强化责任担当。开展“三亮三比”等年度主题实践,建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671个,激励引导全体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推进“四讲四有”在岗位闪光、在基层落地。制定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清单,开展“学法规、明规矩、守纪律”廉政教育活动,创新在支部设立218名纪检员和监督员,突出工程分包、物资采购、车辆管理,开展廉洁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特色做法获国网公司、省公司充分肯定。三是围绕队伍建设抓创建。大力推行人才强企战略,创新实施“十大杰出青年”评选、师带徒、素质提升等助推员工成长成才的正激励措施,有效搭建“创新工作室”平台,定期组织青年创新创意大赛、管理创新和QC成果发布会等活动,员工发明专利和省优QC成果同比增加113%、46%,竞赛调考取得国网公司个人一等奖、省公司团体第三名等好成绩。

    三、立足“三项创新”,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针对性

    1.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建成市县两级职工诉求服务中心,为职工提供“四心服务”,多做释疑解惑工作,为职工解难题、办实事,使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适应发展形势、跟上发展节拍。在班组(供电所)设置思想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强化职业引导、人文关怀和情绪疏导。制定“三必知四必谈五必访”思想动态制度,加强职工思想动态“收集整理、跟踪反馈、处置评价”过程管控,实现针对性、实效化,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实现队伍和谐稳定。

    2.创新员工健康关爱模式。推行全员健康管理,实施卓越环境优化行动、大病救助、爱心妈妈小屋等十件实事;加强劳动保护,组织“企业安全、家庭幸福、个人平安”三位一体活动创建,建成39个标准化食堂和配餐室,组织幸福家书、家属慰问等活动;成立十一大文体协会,举办“庆十一”职工文艺汇演、“光明杯”篮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多角度多层面服务员工生产生活。落实离退休职工两项待遇,健全完善困难职工档案,先后开展金秋助学、两节“送温暖”等慰问帮扶,和谐企业氛围日渐浓厚。

    3.创新社会责任履行。坚持以德育企、奉献社会,以基层党组织为单位,成立推行文明道德积分制,开展爱心公益卡一档一卡管理,18支“善小”服务队开展关爱折翼天使、为失独母亲举办母亲节、爱心助学等志愿活动,积极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选派优秀党组织书记担任“第一书记”,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帮扶新农村建设,优化生活环境、拓宽致富门路。公司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中宣部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无偿献血金奖、山东省最美志愿者、市十大道德模范等优秀典型19名。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文明创建铸就国税铁军

菏泽市国家税务局


近年来,菏泽市国税局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税收中心工作实际,把文明创建贯穿国税工作全方位,驰而不息、锲而不舍地抓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文明单位创建与国税工作互动融合、齐头并进,彰显了文明创建工作凝心聚力、激活全局的力量。

一、从“常态”布局,久久为功夯实文明根基

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品牌建设”贯穿各项国税工作之中,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赋予文明创建新的内容,促进工作常抓常新、持续提升。一是提高重视程度。把文明单位创建列为“一把手”工程和班子工程,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共建、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领导干部争做第一创建者、倡导者和实践者,促进文明创建稳步向前迈进。二是加强支持保障。成立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支持,为文明创建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将文明创建纳入绩效考核,把各项制度、创建目标进行任务分解,全面实施跟踪管理,激发了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重视创建、善于管理、勇于创新的持久动力,确保了文明单位的先进性。

二、持“文化”起笔,提升素质打造文明之师

坚持把全面加强干部队伍能力建设,作为文明创建工作的基本前提。一是提升思想素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每周四下午“固定学习日”制度,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二是提升道德素养。开办国税道德讲堂,以“弘扬道德风尚、创建文明国税”为目标,集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宣讲、传承好家风好家训、读书交流等活动,教育引导干部职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内2个家庭荣获“山东省文明家庭”。设立市、县区、分局三级“四德榜”,举办“四德”演讲比赛,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三是提升专业技能。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依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连续11年举办领导干部知识更新培训班,创办“国税大讲堂”,邀请系统内外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拓宽了干部职工的视野和思路。以构建市局标兵型、县区局能手型和分局达标型“三型”人才梯队为抓手,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 业务大比武”活动,采取团队学习、网络练兵、技能竞赛等形式,有效提升干部职工业务技能,推动了税收改革等重点工作的顺利落实。

三、以“融合”运笔,规范管理塑造文明风尚

注重把税收业务与文明服务有机融合,通过文明服务、规范管理、严格执法,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树立了良好的国税部门形象。一是推行规范服务。不断升级文明服务规范,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在办税服务厅配备专职导税员,大力推行延时服务、提醒服务、预约服务等个性化服务,积极推进“三证合一”和全市通办。二是注重文化建设。建立拥有10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持续开展读好书活动,着力打造“书香国税”,系统内两个单位荣获“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荣誉称号。建成税史展室,成为全市第一个以税收为主题,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性展馆和税收文化教育基地。建立健身活动场所,成立排球、篮球、瑜伽等文体兴趣小组,定期开展主题演讲、文艺汇演、知识竞赛、书画摄影展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文明意识。三是丰富活动载体。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助千家”结对帮扶、“巾帼脱贫”行动、“微心愿”认领等公益活动,展现良好精神风貌。在“双联双创”精准扶贫中,市局机关积极协调资金为帮扶村建设蔬菜大棚52个、安装路灯237盏、硬化道路2464米,帮助发展农家乐、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四、用“服务”点睛,推动发展掀起文明之风

坚持围绕中心抓创建、抓好创建促发展,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为文明创建的落脚点。一是文明在提升站位中彰显。叫响“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的口号,坚持不懈抓好“文明单位”、“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助推国税工作实现新发展、再上新台阶。全市国税系统现有全国文明单位1个、全国三八红旗集体4个、全国巾帼文明岗7个,省级青年文明号20个,11个县区局全部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实现了文明单位创建“满堂红”。二是文明在推动发展中助力。利用党工青妇等组织紧密联系群众的优势,组建青年和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开展“慈心一日捐”、义务献血、金秋助学等活动,在奉献爱心中传递文明力量。建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结合国税实际开展网上和手机文明传播行动,将文明创建与税收政策进行同步宣传,对税收业务进行解读,传播文明理念、引领网络风尚。三是文明在服务大局中升华。2016年完成各项税收收入168.17亿元,收入增幅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第一,相关工作做法先后14次得到省级以上党政领导的批示和肯定,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调控经济、优化发展的职能作用,为实现全市“科学赶超、后来居上”的目标注入了“国税力量”。




 

 

 

 

 

 

创设载体   发挥作用

  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国电菏泽公司


近年来,国电菏泽公司坚持把文明创建与企业中心工作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深入持久、扎实有效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激发了公司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热情,在连续11年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的基础上,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技术创新等诸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一支部一特色”活动为载体,激发党支部在文明创建中的品牌作用

“一支部一特色”作为载体和链条,狠抓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的品牌效应。确立“服务大局、自主创新、体现特色、打造品牌”的目标要求,各党支部自主创造载体,设计方案,经公司党委指导认定后公示,接受员工监督。在活动推进中,公司指导小组加强过程掌控,跟踪督促检查,定期汇总通报,确保活动质量和效果。年底总结交流时,利用影视、幻灯片等形式,展示活动开展情况,参会代表无记名书面陈述推荐理由、推荐先进典型。在此基础上,综合日常检查、活动影响和综合业绩等因素,评选出“最具特色活动”。

二、以“身边的榜样”选树活动为载体,做实基层在文明创建中的基础支撑

开展“身边的榜样”选树活动,是国电菏泽公司深化文明系列创建活动的有力抓手,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常态性工作。该公司把榜样类型分为敬业爱岗、技术创新、助人为乐和家庭和谐四种类型,建立了由班组到车间、由车间到厂部,自下而上的递推模式,每季度都层层推选,党委工作部负责汇总、核实,年底综合全年推报情况,按1:5的比例,确定年度各类“榜样”入围人选,最后由全体员工投票确定年度类型榜样。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挖掘和培养,开展党员先锋、青年岗位能手、检修功臣等评选活动,广泛组织员工岗位培训和技能比武等活动,拓宽了各类榜样脱颖而出的平台。

在榜样宣传方面,力求形式的多样化,该公司制作了视频、PS真人漫画、幻灯片和电子书,通过户外电子显示屏、政工网站、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广造声势。在两届“身边的榜样”选树活动中,有37名被员工及家属公认的“榜样”,其事迹被广泛宣传学习,学习身边榜样、争当明星员工的氛围日益浓厚。如:家庭和睦榜样“小虎队”,五个“属虎”的孩子来自五个家庭,她们共同学习、共同参加公益活动、共同捐资助学,五个家庭和睦相处,融洽了邻里关系。菏泽电视台、《牡丹晚报》等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三、以实施“文化快餐”活动为载体,营造企业在文明创建中的文化环境

国电菏泽公司打破传统的工作模式,依托企业文化协会,开展满足员工胃口、灵活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喜好员工的文化需求。逐步形成了员工“点菜”、名家“主厨”、企业“买单”的“文化快餐”模式。被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优秀案例一等奖。

员工“点菜”。在开展文化活动之前,进行广泛的调查征集,摸清员工“口味”,对员工的兴趣爱好作综合分析与充分了解。年初,公司都会发出文化需求征集表,征集员工意见建议。文化协会将调查情况汇总梳理,分解至各文化分会,由分会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后,统一公示员工所点“菜单”,在组织实施中接受监督。名家“主厨”。根据活动的性质及员工的口味,邀请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既增加了活动的可操作性又提高了员工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举办活动的档次。公司邀请全国“牡丹奖”获得者、曲艺表演艺术家刘瑞莲来公司倾情演唱,让喜爱戏剧的员工过足了戏瘾。企业“买单”。设立企业文化协会基金,各分会组织开展活动前提出费用申请,公司审定后拨付一定资金用于活动开展。根据公司14个协会组织“每年组织一次大型活动、季度组织一次中小型活动”测算,企业每年要拿出20余万元。该公司还拿出100余万元,修建了塑胶运动场和篮球场,增设了电子显示屏等,为员工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提供了硬件支持。公司《以创新文化引领企业提质增效》荣获2016年山东省电力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一等奖,并在会上作了典型经验交流。

四、以“菏电大讲堂”活动为载体,筑牢员工在文明创建中的思想根基

开设“菏电大讲堂”,结合企业中心工作、员工思想道德状况和员工需求,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各种规模的讲座,为精神文明建设搭建良好平台。把“道德讲堂”活动纳入到“菏电大讲堂”范畴,进一步加强员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实现形成“好人好报”的广泛共识、满足“以文化人”的精神需求、推动“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通过学习道德模范、企业先进、身边好人等,引导干部员工做好公民、好员工、好家庭成员,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五、以“忠诚·奉献”活动为载体,彰显员工在文明创建中的价值体现

国电菏泽公司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诚信尽责,忠诚敬业”的国电职业道德观,广泛开展“忠诚企业·奉献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及国企员工在文明创建中的价值作用。

把自身文明创建与“双联双创”、“城乡文明共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等结合起来,采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整合资源,汇聚志愿服务的整体力量,使重点活动项目更具深度和影响力。鼓励发动员工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与义工活动,联姻“希望小学”,关心留守儿童,开展“一帮一”资助活动;组织员工开展“慈心一日捐”、关爱灾区等爱心捐助活动,每年累计捐款捐物100多万元,树立了电力员工扶贫济困、文明友善的良好形象。








打造文明之师  创建文明行业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近年来,我们以创建“文明地税”为目标,统筹部署,健全机制,创新载体,持续推进,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各项税收业务有机相融、共同提高。目前,全系统共有17“全国文明单位”、204“省级文明单位”,总量和占比均居全国各省(市)税务局前列。

    一、党建先行,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好党建工作的“两个作用”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心骨、生力军。探索建立“条块结合、互为补充”的联动机制、“下抓两级、抓深一层”的指导机制,通过创新“机关与基层支部共建、党课下基层、地税系统智慧党建平台”等,扎实推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两学一做”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严明政治纪律,强化担当精神。不久前张春贤同志在山东调研时,对我局这一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二是推进“三型”党组织建设,促进了党建与业务工作有机融合。以健全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为基础,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引导各级党组织在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方面大力探索、大胆创新。比如制定机关服务基层和基层服务纳税人工作指引和评价体系,大力开展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三服务”活动等,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三是打造“税徽闪耀党旗红”党建品牌,擦亮地税窗口。在全系统持续深入开展“以上率下、干在实处、实干创优”主题实践活动,“走在前列”已经内化为所有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特别是通过 “十佳党建示范窗口”、“十佳党员先锋岗”、“十佳党务工作者”系列评选活动,切实营造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履职尽责、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价值引领,文化铸魂,培育崇德向善干事创业新风尚。

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在税收领域具体化、实践化,确立了“忠诚担当,法治公平,和谐文明”山东地税核心价值理念,强化了干部职工的价值认同、理论认同、职业认同、情感认同。在此基础上,拓展建立起了贯穿工作各环节,突显爱国情怀、法治精神、公平意识、文明规范的文化理念体系。各级各单位都做到了工作有原则、团队有愿景、部门有理念、个人有座右铭,铸就了“兴税之魂”,以先进文化引领工作、引领风尚,凝聚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一做法先后得到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同志和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批示肯定,并被新华社等重要媒体专题报道。

把道德建设作为文明创建的核心内涵与基础环节,深入开展“四德”教育实践活动,逐级开设道德大讲堂、文化大讲堂,大力选树和宣传道德模范,凝聚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文明力量东营市局许中堂、肥城市局张书义分别被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委宣传部确定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大典型。2015年以来,省局先后两次评选出100名“最美税务人”,隆重表彰、结集出版他们的先进事迹,组织巡回报告,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收到巨大反响。各级还广泛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全系统4个家庭被表彰为第一届山东省“文明家庭”。这些工作培养了全系统的清风正气,为“文明地税”奠定了最扎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把担当社会责任、培养文明公民作为重点之一,积极引导、大力支持各级地税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担当社会责任、争做文明市民。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全系统通过组织发动或群众自愿的参与的捐款捐物达3900多万元;1.6万人次义务献血;1.1万人次参加环境保护志愿行动;3.5万人次参与“千岗联千户”“温暖工程”“春蕾计划”等公益活动,烟台30多位地税干部十几年如一日担当国际儿童救援组织SOS“儿童村”的“税爸税妈”,成为国际慈善领域的一段佳话和经典案例。

三,扎实履职,改革创新,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一是坚持依法征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强化税收分析、强化执法管理与稽查,确保了税收收入协调稳定增长,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财力支撑。二是全面落实优惠政策,自觉服务民生福祉。认真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全力服务“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仅2016年全省就减免税收26.45亿元、加计扣除企业研发费35.23亿元,得到省长批示肯定。三是公平执法文明服务,守护税收公平正义。通过修订完善执法规范,持续推进“法治税务”建设,全系统形成了规范、透明、高效的执法运行机制,进一步公平了税收环境。同时,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金税三期”上线,加快推进12366纳税服务平台与“电子税务局”联接等,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程序多、等候时间长等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办税手段现代化程度和纳税人满意度均居全国各省(市)税务局前列。

四、完善机制,示范带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深入

把精神文明创建当作“一把手工程”,一是完善责任机制,省、市、县三级都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专门办事机构、专职人员和部门分工,做到目标明确、责任清晰、有序推进。二是健全激励机制,对文明创建实行目标管理,考评结果与工作奖惩、评先树优挂钩,激发了文明创建工作的动力、活力、创新力。三是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围绕文明创建,先后培养推介济南市局“职工书屋”、青岛市局“智慧地税”、东营市局人本文化等整体工作经验,促进了全系统深入交流、广泛借鉴,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遍地开花的良好局面。

   “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借这次会议东风,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以文明行业创建为抓手,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山东地税核心价值理念为主题和主线,进一步加大创建工作力度,全方位打造“美德地税、文明地税、法治地税、和谐地税”,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一二三四”工作法深化文明单位创建

国网山东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网山东电科院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围绕“一条主线”,健全“两项机制”,突出“三个创新”,注重“四个强化”,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企业发展实现跨越提升。

一、“一条主线”筑牢思想基础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深入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将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内容融入到院区软硬件建设中。突出“全面覆盖、全方位传播、全景式展示”,优化文化环境和文化教育阵地建设,建成企业文化中心,新建3处文化长廊,设计制作节能主题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展览,开展“与文明同行”、“与诚信相伴”等系列活动,邀请老前辈讲授山东电力发展历史和优良传统,开展主控演讲等专题培训,通过企业文化中心、计量馆、楼宇电视、电梯展板、路灯宣传语等媒介共发力,广泛宣传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院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两项机制”增强组织保障

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完善文明单位创建责任机制,实施党政负责人“一岗双责”制度,成立了以院长、党委书记为组长,党委成员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层层落实创建责任;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考评机制,周汇报、月调度、季点评、半年考核,将精神文明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评比、同考核、同奖惩,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和有效落实。

三、“三个创新”增强活动自觉

坚持围绕创新载体、创新党建、创新民主管理,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主动性。

一是创新载体,管理手段丰富提升。开发运行党群工作综合管理系统,由“评先进”改为“算先进”,实现党群工作标准统一、评价量化和信息资源共享,文明创建考核做到全过程、全覆盖。创新实施党员“积分制”评价,推进“四讲四有”具体化。创新设立微信企业号“党群e阵地”,打造政工交流“互联网+”新模式,员工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持续提高。

二是创新党建载体,战斗堡垒保障坚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40次。实施“卓越争先”10项主题行动,深化“十岗十队”党员先锋品牌,组织开展红色教育、党群队伍技能竞赛等系列活动,锤炼党员坚强党性。规范13个支部党员活动室建设,搭建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培训园、服务站、信息台、议事厅”四大功能。

三是创新民主管理,和谐企业全面深化。创新民主程序,召开院长联络员会议,提案处理、合理化建议答复率100%,征集合理化建议46条,搭建员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有效平台。坚持走访慰问和“送温暖”帮扶救助活动,策划开展“夕阳美、国网情”主题活动,落实离退休员工“两项待遇”。

四、“四个强化”丰富活动内涵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在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的同时,不断提升员工的道德文明水平。

一是强化道德自觉,倡树文明友爱风尚。搭建28个班组文化墙,开展“最美国网人”评选和“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创建,引导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进“善小”道德示范工程,把道德讲堂作为“四德”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化员工关爱工程,实施健康管理六项行动,建成投用“职工之家”,开展系列文体活动,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

二是强化社会责任,志愿服务不断深化。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全省第八批“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示范行动,与济南市槐荫区大李村结对共建,制定共建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5项工程10件实事,植树节种下365颗核桃树拉开了10实事的序幕。打造“启明星”志愿服务平台,成立15支志愿服务队,建立“爱心墙”捐赠常态机制,开展“启明星·点亮希望”活动。

三是强化形象塑造,典型培育示范引领。围绕科技创新、支撑电网建设等重点工作,塑造了“山东好人”秦献珍、“鲁电焊匠”张忠文等先进典型。深化“鲁电科博士”微信公众平台推广,开展“第四届国际电力机器人学术会议”宣传,印发《支撑为本 创新为魂》宣传画册、制作《卓越之光》宣传片和电科院版特色《南山南》《龙文》创意MV,举办特高压建设摄影纪实展,展现员工岗位建功、卓越争先风采。

四是强化职责担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16年,省经信委下发文件,明确电科院全省电力技术监督的主体地位,并委托开发“山东省电力技术监督服务平台”。受省能监办委托开展并网电厂涉网安全专项检查。省安监局在电科院设立“山东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是电力行业唯一获批单位。在“世界计量日”,邀请100名济南市热心市民以及媒体记者参观计量中心,展示电能表计检定全过程。去年一年,国网公司、省公司、地方政府及知名高校的专家领导先后来院视察调研30余次,特高压试验大厅、计量检定流水线、配电网、新能源等,以过硬的装备实力和精湛的技术水平,成为山东电科院彰显央企责任的名片。

下一步,国网山东电科院站在新起点,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城乡文明牵手共建”示范行动,继续深化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思想建设、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全体干部员工的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持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着力提升企业的美誉度和社会认可度,力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再上新水平,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坚强的电力科技保障!


创建动态

更多

资料下载

更多